2006-09-07

外国媒体眼中的中国教育(转载)

作者:闾丘露薇

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很难看到官方的活动,也看不到过于宏观和空泛的东西,外国记者的报道,总是从一些个案和点入手,用感性的事件来让他们的读者认识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中国。

看了这几天一些美国算是主流媒体的中国报道,纽约时报关于美国电影电视剧透过网络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华盛顿邮报,从两个在甘肃的乡村里面越来越多的光棍现象,来看中国的城乡贫富差距,而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谈论的则是中国的教育体制。

这篇文章是从六月份发生在河南郑州大学的事件开始,对于这件事情,有网友在我的博客上提过,但是只是讲了表面现象,却没有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看了这篇报道,我才有比较完整地认识。不过之所以对于这篇报道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这次事件,而是我的同行能够从这次个案来透视到中国整个教育体制。就好像,私人投资的大学,和他们所挂名的国家教育部属下的正规大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矛盾,比如郑州大学,要求shengda收的学生,在他们的毕业证书上必须写上shengda两个字,这下shengda的学生不满意了,因为花了那麽多的钱,拿到的文凭却可能面临不被市场承认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就业竞争这样激烈的情况之下。但是郑大的学生也有他们的理由,他们是凭自己的成绩才能够进入正规大学,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毕业证书,但是却要和那些花钱读书的毕业生拿同样的毕业证书,到市场上竞争,对他们也不公平。

而这样的情况,只是中国教育体制产业化的一部分,教育部也在努力进行改进,希望公立学校要承担公立学校的责任,刚刚修订的教育法,就是限制私人在公立学校的投资。但是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为这些承担公立学校责任的公立学校买单?

地方政府?因为取消农业税,以及免收农村孩子的学杂费,使得地方政府的收入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愿不愿意花钱?中央政府买单?来看看中国在教育上面的投入,提出的目标是教育开支占DGP的百分之4,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已经推迟到2010年。如果比较中国的教育投入,目前只是印度2001年的水平,也比泰国,菲律宾这些发展中的东南亚国家要低。

在没有人买单的情况下,学校只能够自己创收,而越来越高的学费,杂费,使得教育显得越来越不公平,因为如果没有钱,可能意味着不能够接受好的教育。私人资金的介入,当然也会存在问题,比如到底是真投资,真教育,真培养,还是其实是增加收入的另外一个捷径,但是如果在政府不能够买单,学校又没有办法自己养活自己的情况下,一刀切拒绝私人资本的流入,是不是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位教育部的官员不久前说过的话,大概的意思是,选择学校就好像去买衣服,有钱的话,就可以去那些名牌店,没有钱,可以去廉价店。但是问题是,首先把教育比喻成SHOPPING是不是合适,第二,正如作者提出的,如果真要和买衣服相比较的话,中国消费者在买衣服上的选择实在太多,因为有国有的,民营的,进口的,等等,而教育,则是在政府的垄断下面,而且是没有多少投入的那种垄断,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怎麽办?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