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7

年度汉字:炒—看上去很火,实际上很少

上周末詹膑老师要说说年度汉字,一直忙,今天来写写我的年度汉字:炒。

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字,06年还是一如既往的成为年度汉字。炒,看上去很火,实际上很少。这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真实反应。

1 互联网已经成为娱乐大平台,且仅仅是娱乐大平台。

2006年,互联网名人辈出。FRJJ,天仙MM,雅阁女,交换女……互联网已经由去年的一脱成名变成今年的一炒成名。成名及其后面带来的经济合同,使得“浪兄”们不亦乐乎。

娱乐,娱乐,还是娱乐。互联网在娱乐上已经穷其所能,但,娱乐应该不是互联网的唯一作用,也不是其本质。互联网的本质还是工具,应该是可以被所有领域应用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娱乐。

2 吵,吵,吵,其实是炒。

从雅虎和奇虎,到天空(百度)和天极,再到流氓与反流氓,炒的很。有消息称,反流氓软件组织已经开始盈利了,一个非盈利组织,“利”从何来?

互联网不怕吵,就怕没人跟你吵。呵呵。难怪“我是流氓我怕谁”了。

3 炒,看上去很火,实际上很少

我之所以选择炒作为年度汉字,事实上是因为这恰如其分的说明了目前中国互联网的状况。 中国互联网走过11个年头,创造了几家互联网概念的纳市公司,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如此“暴利”的行业,恐怕不多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互联网创业大潮中。

中国市场如此庞大,毫无疑问。几多国际巨头杀入中国,然而如Ebay般铩羽而归者又有几何。06年投资行为继续火爆,投资机构如此贪婪的希望抓住中国市场,因此也就促使了互联网创业者们急功近利的流氓。

中国互联网真的有那么火吗?记得有朋友比喻中国互联网环境与美国的对比,犹如土路比之高速公路。当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开发者,拼命的在讨论web2.0、 widget、mashup、openID的时候,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可能连286都没有见过。中国很多的老百姓还在讨论是手扶拖拉机好还是方向盘拖拉机好的时候,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创业者们已经在“超越”google了。尤其可怕的,中间阶层的人十分稀少。这样的市场看上去很美好,但还不足以支撑市场的长期高速发展。

看上去很火,实际上很少的,还有web2.0。
看上去很火,盈利的很少;
看上去很火,盈利模式清晰坚定的很少;
看上去很火,自创的很少;
看上去很火,能坚持的很少。

07年,希望,互联网者们能够沉淀下来,少一些炒作,多一些应用,多做一些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凭借炒作,即使拉来了很多用户,最终还是会离开的。而只有专心致志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网站,才能够真正成功。

不是说,百年老店吗?中国目前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互联网企业呢?能存活多少年?

成功?活过了3.5年,再说。

链接:http://writerrr.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6/2006122616183.shtml

2006-12-26

郑现莉:为吴莹莹辩护

郑现莉

  “吴莹莹事件”越来越成为了一场闹剧。

  2006年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该校大四年仅21岁的学生吴莹莹被“国际著名跨国公司”TopCoder聘为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年薪50万,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副总裁。而且,她还拥有100项发明,其中有3项国家专利,拥有计算机界著名的编程比赛ACM(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亚洲区总决赛银牌,是世界顶尖机构ACM主席团第一个中国人,同时还是10多年舞龄的“舞”林高手。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时刻,她的这一“高大全”的形象迅速窜红,立时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俘虏了众多的网友fans。但是,仅仅过了三天,她就遭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首先,吴莹莹从来没有说明过她的100项发明都是些什么,3项专利中的两项属重复注册,另一项申报并未通过;她参加第2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总决赛银牌曾被追回。14日,北师大校方也公开承认,100项发明没有核实过;多个重量级的职位和活动有夸大的成分,比如她并不是著名学术机构ACM主席团的成员,而是ACM赛事组委会主席团的助理,而所谓的“著名跨国公”TopCoder在美国总部只有不到100名员工,在北京办事处更是只有吴莹莹一名员工。

  吴莹莹无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孩,尽管不象宣传资料中那样,否则北师大校方和有关部门也不会拿她来炒作。吴莹莹的个人品质毫无疑问也有一些瑕疵,对于一些虚假宣传她采取了配合的态度,不过设身处地为她想的话,一个就要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巨大的荣誉和现实利益面前,想要把持得住也确非易事。就是校方和有关部门也是抱有一些美好愿望的,希望借助于这一明星改善一下大学生就业的环境。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炒作即使完全真实,最多也不过对北师大的毕业生有一些帮助,而对于全国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加重他们的就业难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吴莹莹成了校方和某些部门的棋子,她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毕竟她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愿这一事件不给她的人生带来太多的阴影。

                事件背后的“就业狂想症”

  在这一事件的讨论中,如果我们只是得出吴莹莹抑或是北师大校方有意欺骗公众、道德品质有问题这样的结论,众多新闻报道的版面、广大网友的时间精力可就真的被浪费了。这一事件其实折射的是目前北师大乃至全国大多数院校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北师大是我中学时代非常向往的一所学校,很早就知道她有很悠久的历史,执师范类院校之牛耳。在我的家乡河南,只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才有可能考得上。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毕业的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一次会上就表示,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413万,其中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如果说以前这种情况还局限于地方普通院校的话,现在竟然连象北师大这样的名牌高校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却是值得重视的。据《法制周报》记者了解到的消息,北师大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已经成为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就是吴莹莹同宿舍的其他女生“全都没找到工作呢”。在这种情况下,校方和某些部门患上“就业狂想症”也就不能理解了,无怪乎北师大校方为什么会这么卖力的配合有关部门推出吴莹莹这个“就业明星”了,也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会这么受到媒体和网友的追捧了。

  我们所讲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实指的是找不到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所期望的工资收入相匹配的工作,随随便便找个吃饭的门路还是很容易的,再不济他们可以象农民工一样进工地嘛,毕竟农民工也没有在城市里饿死。但大学生显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就业观念”有问题,也不光是所学知识得不到发挥,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上大学所进行的投资不能顺利回收,并进而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

  进工地打工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足够了,我儿时的一个玩伴只有小学程度,16岁到北京进工地,逐渐学会了水暖安装,现在每月能拿到1500元以上。从高中算起,到大学毕业需要7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他不上大学而选择打工的话,他可以为家庭带来近7万元的收入,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机会成本。再来计算现实的投入,高中三年学费、书本费及个人生活支出共计按1万元计算,大学四年每年总支出按1万元计算的话,从上高中到大学毕业,支出不低于5万元。再加上机会成本,学生家庭为每个大学毕业生付出的代价超过10万元。对于大部分农民家庭来说,依据笔者多年的调查了解,四口之家全年总收入不超过1万5千元,扣除各种必要开支后,剩余不会超过一万元。也就是说,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农民所付出的代价超过家庭在10年内省吃俭用所结余的总和。

  再从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来考察,在毕业以后的10年内,特别是男生面临着找女朋友、结婚、买房、生孩子、送幼儿园、医疗、赡养父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供给品的价格在市场化改革中节节攀升。社会逼迫他们接受低工资、低福利,其实跟让他们断子绝孙差不多。试问,在北京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固定住所而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的?笔者的一个朋友,2000年北大哲学系博士毕业进入中央某机关,目前已经是副处级干部,但一方面属于清水衙门,另一方面为人正直除工资外没有别的收入,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去年才结婚,和爱人住在地下室里,至今34岁了还没有生孩子的计划。不难想象,象他这种处境的在北京还有多少。

  我们也可以想到,那些动不动就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专家学者们,内容是多么的空洞无物,我还是奉劝他们有本事的话还是先去转变“投资要回收、要有利润”的观念吧。凭什么“有钱人”投在其他行业的资本就能得到利润,而底层民众倾全家之力投资在教育上就不能呢,甚至连成本都不能收回来?

                  警惕“素质差”的论调

  这种情况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还很低的今天出现是很不正常的。从1998年到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19%,刚刚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而高等教育普及率(即在校大学生占19—22岁人口比例)只有大约10%,排在世界90位左右。由此可见,能够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我国人口中还是属于高素质人群的。如果真的存在“素质差”的问题的话,也是由于一方面高校的市场化改革,把学生当作赚钱机器,另一方面就业形势紧张,学生连实习的机会都没有造成的。在这之前,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实践证明他们是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的。

  但是,一些主流“专家学者”却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他们“素质差”,更需要警惕的是,某些部门企图通过炒作吴莹莹把她树立为一个典型,继而把就业困难的原因归结到大学生群体自身上。这种炒作只是为这些人增加了一个新的论据而已,“如果你们也象吴莹莹那么优秀的话,还会担心找不到工作吗?”但可惜,这样的论调并不能解释目前的就业危机。

  其实,在任何一个群体中,各个个体在适应工作的能力也即是“素质”上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但这种差异只会影响到个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只可以解释哪些人可以就业,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总会有那么多的人不能就业。以2006年为例,“素质”高的毕业生自然可以找到工作,跻身当期就业的289万人行列中,而素质稍差一些的就不能当期就业。这只是表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只能提供289万个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岗位,而其余的学生要么选择待业,要么被迫选择低收入的工作,尽管他们的“素质”比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高。这也就意味着他的个人能力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不仅对他个人是浪费,在教育上的“投资”不能正常回收和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而且也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情况是不能用大学生群体“素质差”来解释的,这就象是一辆只能承载30人的汽车,却有50人来竞争,不管这50人的“素质”怎么提高,总会有20人不能挤上来。个人素质之间的差异只能解释谁能挤上这辆汽车,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总是有20人挤不上去。

                    谁该承受指责?

  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分析仅仅局限在教育范围内是得不到答案的,而必须深入到对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中,才能找到为什么只能提供289万个岗位,而不是413万个。笔者在另一篇文章《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中,已经用大量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经济存在的两大问题,正是这两大问题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就业越来越难。

  其一是我国目前严重贫富两极分化,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透露,中国0.4%的家庭占有了70%的国民财富,而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一般是5%的家庭控制国家50%的财富。在我国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政治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另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的过度压榨造成的。

  其二是国际资本掌控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对外开放行业,压缩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市场空间和资源,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我国企业利润越来越薄,无力进行技术研发,依附地位日益加强。

  正是这两个原因,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必须从解决这两个问题着手,一方面节制权力、资本,减少社会财富的不正当分配,保护底层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则必须加紧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发展自己掌握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限制国际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惟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社会财富留在国内,改善底层民生,扩大国内市场,增加就业。

  如果社会就业状况良好的话,北师大校方和某些部门也就不需要炒作一个象吴莹莹这样的人了,即便炒作也不会引起这么广泛的共鸣。因此,如果有什么东西需要指责的话,愈益不公平的财富占有,以及凭借“自由市场”之风蜂拥而入的国际资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对吴莹莹这样的个体则应该宽容一点,记住,她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受害者。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版权声明:本人的所有文字在不删节的情况下可以在任何媒体上传播、使用,商业机构
使用请与本人联系。在删节情况下使用,必须得到作者同意,否则本人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力。

链接: http://yjrg.net/HTAALAAEoDE/con?B=277&F=M.1167054152.A

吴莹莹的斯坦福的课程

  吴小姐在stanford读的是这个program,呵呵:
    ========================================
    https://summerinstitutes.stanford.edu/programs/overview.asp
    Application Deadline: June 26, 2006
    Visiting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10 Week Session: June 24 - September 1, 2006
    ========================================
    访问学生:本科和研究生。。。吴小姐是北师大本科在读,所以是访问学生--本科。这个项目提供:sample Stanford for graduate study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样本课程),就是让你在本科阶段就能先体验一下斯坦福的研究生课程是什么样的,读完了的学分可以转到你目前所在学校的本科学分里。呵。
    她所读的学校是:Visiting Summer College,Stanford University。
    
    这个项目的录取条件(更逗,给钱就成!):
    https://summerinstitutes.stanford.edu/programs/faq.asp#app1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Do I need to supply high school or college transcripts?
    Stanford summer quarter is an open enrollment program welcoming visiting adults and college stud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dult students with college experience are invited to apply. No transcripts are required for admission.
    问:我需要提供高中/大学的成绩单吗?
    答:不需要。我们是开放课程,欢迎世界各地的学生,也欢迎有大学经历的成人。(呵呵)
    
    Do I need to submit TOEFL scores as part of my application?
    By deciding to attend Stanford for the summer quarter, we assume you feel confident in your ability to succeed in college level courses taught in English. No TOEFL scores are required as part of your application.
    问:我需要提供托福成绩吗?
    答:不需要。既然您都决定申请了,我们就认为您有足够的信心完成用英语授课的
大学课程。(哈,生怕把申请人吓跑了!)
    
    What do you base acceptance on?
    You need to be 18 or older, and have evidence of successful college experience, as noted on your application.
    问:那你们依据什么决定是否录取呢?
    答:您必须年满十八岁,并且有成功的大学经历。(入学条件这么松啊?)
    ==============================
    各位网友,谁想出去读书啊?可以考虑这种项目(就是不给学位,交钱就成。学校给提供i-20表的,所以可以签证)。
    
    看看学费:9,743美元/20 unit,我不知道斯坦福的unit怎么算的,反正加上生活费/书费,三个月15000美元足够了,就12万人民币,还可以吧。。。。

出处:http://yjrg.net/HTAALAAEoDE/con?B=277&F=M.1167009124.A

从吴莹莹事件看北师大拙劣的宣传技巧

全国这么多优秀青年介绍,为什么就吴莹莹被大众置疑?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咱们可以假设北师大很干净,吴莹莹很优秀,那个美国公司很牛气,也就是假设咱们普通人相信最初那些“造英雄标兵”的单位与个人的基本诚信。

但是宣传中有几个明显的硬伤:1、一个艺术特长生能进理科实验班?如果吴是理科特长生还合情合理,这太不合常理了吧。要么北师大有特殊的教学方式,要么就是吴进北师大就存在腐败问题。其实对于艺术、体育特长生做假的现象,咱们普通人还是有机会看到的,这就是咱们怀疑的第一点;此外,这位吴同学又在第二年转入心理学系。咱们普通人又嘀咕了,现在好多运动明星、某些官员不就是喜欢在这种非理非文的系(经济系等等)镀金吗?这说明北师大的高考招生绝对有问题!

2、一位得银牌的学生能进什么主席团,而且是中国第一人(先假设银牌是真的,可惜这块牌子也是造出来的,还是请高中生造的)?这个牛皮就大了。咱们普通人就觉得那得金牌岂不要成主席了,难道吴参加“超女”比赛了?咱们普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数理化类的竞赛中参赛者与评委有这种互动,娱乐节目中有很多这种角色互动。

3、才女的脑电波不一样?咱们普通人只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可能异于常人,但也没有确切的定论,难道哪位专家提出了大家都不知道的理论——脑电波可以表明智商高低?那么咱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选“大师”了,那温总理的担心不就解决了吗?要么,咱们普通人就只好认为吴的精神是否被折磨得出问题了。4、科研天才居然做市场?咱们普通人都知道做市场与做科研还是有差别的,一个没有一天做市场经验的人就能做主管市场的副总裁,那她手下的员工会服气吗(后来咱们才知道她手下没有兵)?就是一个做小买卖的老板都不会这么选拔人才的,至少要先考察一番,先给个总裁秘书什么的过渡一下;就是腐败的组织部长也不敢这么干啊,至少需要“曲线”一下,才能服众啊。于是,咱们普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难道这是神话?难道这个美国“知名”公司也和某些中国那些泡泡公司一样?还是北师大翻译有误?或者她家有什么背景?或者她出卖国家机密了?这种违背常理的宣传自然引发“谣言”。

5、北师大说简历可能夸大了?咱们普通人有疑惑了,夸大难道不是造假吗?你北师大的党委书记向外国人介绍的时候难道可以说自己是党中央书记吗?那老外还会误认你北师大党委书记就是胡哥了。造假了就造假了,不要用其它的词来修饰了。

咱们普通人现在就觉得北师大没有诚信了,招生制度有问题,教育制度也有问题,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有问题。这就是北师大的宣传效果,呵呵!没有诚信,就没有一切!

链接:http://yjrg.net/HTAALAAEoDE/con?B=277&F=M.1166244083.A

关于吴莹莹真相的真相

中国有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毁之。还有句俗话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向驻京媒体宣布了原成都石室中学学生、现北师大心理系大四学生吴莹莹被美国企业Topcoder聘为“亚洲区副总裁”的消息,随即,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均做了报道、中新社还向全球发出了通电。12月9日以后,包括本报《华西都市报》在内的全国地方媒体迅速跟进,进行了大规模跟踪的报道。一时之间,这个一向低调的女孩成为85年代的代表人物,一些媒体评论她: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价值观,他们是中国的新希望。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我便知道莹莹被聘为这个“副总裁”的事,当时她的母亲打电话给我征求意见,我是表示坚决反对,虽然她出任这个副总裁薪水高得吓人,但我觉得毕竟这个年龄是读书的年轮,假如错过了,必然会是一辈子的遗憾事——因为钱是挣不完的。

   一个月前,莹莹风尘仆仆回到成都,我们在“悉尼咖啡厅”想见,再次谈起此事。她表示,这个工作不会占用她太多的时间,也不会影响到学业。但我还是提醒她绝对不可本末倒置。

   此消息一直封锁得紧,但不知为何,却在这个月“相当”高调地推向了全国,莹莹说,她也不是很清楚,这个消息是学校发布的。莹莹与我6年前相识,这是一个相当率真而且诚实的一个女孩,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

   就在今日下午,网上却发现了一篇对莹莹十分不利的文章,曝光莹莹所谓的“真相”。文章没有一点杀伤力,但用词却别有用心:比如“学术腐败要从娃娃抓起”,置疑她的三项发明,置疑她当选ACM 亚洲助理主席,置疑她获得大学生挑战杯全国总冠军……

   她的妈妈打来电话,显得十分生气,我劝慰她说,写这篇文章的人确实是一个卑鄙小人,使用的证据采用的全是网络搜索而来的资料。如果要证明莹莹是个“假冒伪劣”产品,办法非常简单,而且杀伤力要强得多。

   比如:莹莹说自己有三项专利,那么可以请她出示三项专利的原件,拿不出定是“吹牛皮”;

  莹莹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总冠军和夺得第二十九届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总决赛银牌,也可以请她出示获奖证书和金牌银牌,拿不出也肯定是假的。至于她是不是ACM 亚洲助理主席,也非常简单,直接到ACN证实即可……

   遗憾的是,写文章这个家伙什么也没做,就知道粘贴于自己有用的网页,做出一幅要“灭”莹莹的嘴脸,不知是何用心。

   一个21岁的女孩,取得如此显赫的成绩,受人置疑非常正常。很多人说她是天才,她自己坦诚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真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自己的脑电图有两根线比常人要长一点。但就是这句玩笑话,也被人抓住了把柄,大大的羞辱了一番。

   我与莹莹于6年前相识,此后经常交流,知道她是一个率真率直的女孩,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从不设防,有时候甚至特立独行,与同学的关系不是很好。比如她在课堂上会旁若无人地与老师争论,她会为了发明去品尝有毒的花草,她也会“打抱不平”与男生打架。她个性很强,只要喜欢的事认准了就心无旁骛地去干,练习舞蹈,她双脚鲜血长流,所以练出了北大、清华艺术冬令营的一等奖,还上了央视的节目。为了竞赛、发明,她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直到弄出结果。可以说,她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是苦干出来的,没有投机取巧的成分,更没有炒做的意图——因为要炒做,早在两个月前,就可以“炒”起来了。

   但我并不认为莹莹就成功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拥有发明和专利,有一份薪水和职位都很高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成功,但我以为,莹莹将来还有更大的发展和更成功的杰作,毕竟她才21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我非常希望一些不怀好意的家伙不要再来打扰莹莹,也希望莹莹不要受此影响,潜心走自己的路!

   我相信她不会的。      推荐另一篇文章http://www1.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36804&PostID=3435307  

  相关论题:学术腐败要从娃娃抓起——21岁外企美女副总吴莹莹真相 作者:敢笑忠祥不下流

  21岁的北师大“才女”吴莹莹,不久前成为美国企业Topcoder的“亚洲区副总裁”。一轮新的造神运动又兴起了,这个还在上大三的女生,成了北师大和教育部力捧的新一代张海迪似的人物。真相如何呢……    21岁外企亚洲副总裁——美女吴莹莹(附照片) 作者:美女吴莹莹  吴莹莹,21岁,日前被美国知名软件开发公司——Topcoder聘为亚洲副总裁。这种看似奇迹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在她身上发生了。她创造了100项发明,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她曾获得过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总决赛银牌,并作为第一个进入ACM主席团的中国人,当选ACM亚洲助理主席,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是美国计算机协会和美国心理学会的成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访问学生,获得了2006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奖,并在2005年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北京市一等奖。

链接: http://yjrg.net/HTAALAAEoDE/con?B=277&F=M.1166243803.A

虐待狂的节日:象虐猫一样虐吴莹莹

吴莹莹,因为被美国一个叫做TOPCODER的公司聘任为副总裁,有因为一个弱智记者写的肉麻文章而名动天下。

但是笔者还没来得及从看到吴莹莹的成功而产生的酸溜溜的心理不平衡中恢复过来,就发现网上已经开展了对吴莹莹的声讨。

这些人说吴莹莹的专利都是小发明,比如带钩子的勺子,估计就是把勺子把弯成勾,就不会滑落碗中了。

我不怀疑网友们考证的都是事实,的确吴莹莹确实不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她已经21岁,距离爱因斯坦26岁发明相对论论文还有5年,但是看不出5年内她能作出巨大的科学发现。

但吴莹莹也绝非欺世盗名,她的成绩也不是我们芸芸众生能取得的,你天天用勺子,你也经历过在热汤里捞勺子的尴尬,你是否把你家的勺子弯出勾来呢?

中国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坐而论道,说的比谁都好听,天花乱坠,但是真要干活就不行了,那些鄙夷吴莹莹的小发明的人,你吃穿住用无不是享受着别人的发明,你又发明什么贡献给人类呢?可以说99点9999%的中国人一生也没有任何发明。

IBM为什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呢?因为它每年都有大约四万件专利,可以想像,这些专利的大部分是没有被应用到实际产品的,只有极少数的专利获得了应用,你能说那些专利都是垃圾吗?在大量的发明专利上你才能碰巧遇到一个确实有应用价值的,或者推动了技术进步的,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阁,被技术进步的潮流遗忘。

弱智的记者把吴莹莹捧上天是言过其词了,但是广大网友,估计主要是IT精英们对吴莹莹的深入揭批又把吴莹莹打翻在地,也是不公平的。

吴莹莹是个女孩,不向那些浅薄虚荣的女孩爱好逛商场,喜欢名牌衣服,而是爱好科学,这是非常难得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吴莹莹进入了传统观念中被男人垄断和占据优势地位的科学领域,于是她受到群起而攻,这些人不遗余力地要论证的就是:吴莹莹和他们自己一样碌碌无为。

为什么对一个涉世不深,沉浸在自己的科学爱好中的,有着纯真笑容的女生,我们如此卖力地口诛笔伐?非要她身败名裂不可而拍手称快?这种心理和大学生虐猫很相似,凡是美好的,不属于我的,我就要毁灭她。

在残酷的应试教育十多年的僵化,同化压迫下,大家都变成了一种人,就是会背书考试的人,我们学过数理化,但谈不上热爱科学,而吴莹莹保持了对科学的热爱,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可贵,吴莹莹是中国学生中的异类。

电视上的女性形象不是美女,内衣模特,就是超级女生,网络上的女性形象还有性交易的女演员,中国妇女就是这样被男权社会歪曲着,侮辱着,压迫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吴莹莹,她不是因为美貌,不因为歌声,不依靠大学的推荐,完全是依靠自己的个人奋斗,她是一个高出流俗的女孩,我们没有攻击她的任何正当理由,清者自清,吴莹莹的总裁还是会当下去,未来前途更不可限量。

出处:http://yjrg.net/HTAALAAEoDE/con?B=277&F=M.1166242998.A

吴莹莹造假吹牛全记录

一)吴莹莹当年以艺术生的身份进入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和她签订了意向录取协议:只要她在高考中达到省控重点线,就直接录取。她当年的高考成绩是514分(理科),当年北师大在成都市的录取分数线文科587,理科590(详见 http://edu.sina.com.cn/l/2004-05-12/68103.html)。不光大学进的不怎么光彩,基础都没有打好,谈什么学术研究?

(二)所谓当选“北师大十佳大学生”,在最早公布的北师大2005年十佳名单上是没有她的,但是名单已经更新,现在已无据可查。在北师大学生处网页上,光荣榜的“第六届十佳大学生”新闻又被提了上来,排在第一的就是吴莹莹。据出席北师大2005年的十佳大学生颁奖典礼暨座谈会的一名学生干部说,当时他们并没有看到吴莹莹的名字,或者这个人。也就是说,北师大的学生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得了本校的十佳大学生称号。可2006年却突然得了2005年的奖。

(三)根据新华美通10月26日消息,吴莹莹在加入TopCoder之前,曾在大连 Edoo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任职,还曾担任美国计算机协会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协调员。她现在是加州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心理学系一名在读研究生。在12月8日北师大新闻发布会上,吴莹莹被称为是03年入学的大四在校生。根据http://blog.sina.com.cn/u/4883a5270100079r中提到的对吴莹莹的采访,明确指明她处于大四,那么她应该是03级学生。采访中提到其放弃斯坦福的硕士学位,但是在搜狐新闻的“吴莹莹档案”中,却赫然填写着“本科:北师大理科实验班研究生: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

本科生?研究生?这一点都要模糊吗?这只能说明,她可以根据采访的问题不同而随时改变其回答,以迎合媒体。她有Stanford的学生证,邮箱和毕业证书。交换生每个人都有,研究生学位从何谈起?本科都没有毕业,研究生就有学位证书了?

(四)吴莹莹不仅是一个才女, 更是一个美女。所谓才女,仁者见仁。所谓美女,生活照一贴,就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不论,一个学生,只有周一在学校上课,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工作和处理各项事务,一名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上课节数少于2/3,连期末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还算什么大学生呢?

(五)“十二年的竞赛道路,她为师大实现了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十二年的竞赛道路,现年21岁,8、9岁就开始信息学竞赛了?而且NOIP没有得过奖(查询:http://www.chsi.com.cn/mdgs2006/bss/),没有进过NOI,只能说这12年的付出得到的收获确实太少了。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参加过noi的学生,不敢拿这个处来炫耀的吧?
  
“夺得第二十九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总决赛银牌。”请看 http://www.sjtu.edu.cn/newsnet/newsdisplay.php?id=2971

ACM全球总决赛之前连续两届都是上交大全球总冠军,真相是北师大因为找外援被取消成绩
了。在北师大的新闻页面可以看到参赛队伍照片,其中吴莹莹在最中间,T姓男生是北师大
找来的高中生外援,已被保送至清华大学,他们在成都赛区的比赛中,被组委会发现造假
行为,取消了北师大的奖牌和参赛资格,这块银牌,不属于这个队伍,更不属于她,如今
却成了她最大的炫耀资本。而这块银牌也仅仅是成都赛区的银牌罢了,真够能够吹的。。
还是找枪手,更显然的是,主力并不是她,甚至说没她什么事,做这类比赛无论数学基础
什么的凭她的高考成绩是不可能达到的,虽然说中国的高考是应试教育,可是你的基础学
科怎么样却毫无疑问展示得赤裸裸的。更何况她更笨就不是这个专业的,唯一的优势仅仅
是社交能力了吧。

(六)吴莹莹被任命为ACM Asia Coordinator,她自称是ACM亚洲助理主席,但实质上是什
么,只要接触过这个竞赛的大学生都知道。她只是利用了中英文语言差异,使一个七品芝
麻官(甚至不算是什么职位)摇身一变,瞬间提升了N个档次,成为了连所有华人教授都进
不去的ACM主席团成员。

说白了ACM主席与ACM比赛组织的协调助理主席差别不是一点点吧。

(七)关于学术出版方面的打假,可以参考网友文章,其中叙述十分详细:
  
http://snailium.spaces.live.com/blog/cns%21165F12388C8E1535%211774.entry
“原文提出:“在学术出版方面,吴莹莹编写了《数据结构——角色划分》一书,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那么,先来找找《数据结构——角色划分》这本书。google一下,只有一个正确结果,链接指向:http://course.bnu.edu.cn/course/datastructure/outline/intro.html,这应该是北师大一门课程的网站,而且并没有提到“吴莹莹”三个字。baidu一下,豁然开朗,6个正确结果(看来baidu的确更懂中文),除了一个链接指向上面那个网站以外,其他的都是对吴莹莹的报道。那么再去机械工业出版社查一下,http://www.cmpbook.com/,返回结果为0。下面来个更狠的,china-pub上,http://www.china-pub.com/,依旧是什么都没有。看来这条新闻不怎么可靠。好了,权当那本书是校内发行的,再来看看下面的说法:“她还参与编写了《算法艺术与程序设计竞赛》,这本书在程序设计爱好者中广泛受到欢迎。”既然广受欢迎,开来这本书应该是公开发行的了。baidu一下,依然是只有5个对吴莹莹的报道,另外还返回一个相似结果:《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作者:刘汝佳黄亮(具体信息:http://www.china- pub.com/computers/common/info.asp?id=16323)。China-pub上面也没有任何关于吴莹莹的书籍。“再她担任四川省实验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编委期间,为中小学教育贡献了一份
  
(八)关于专利方面的打假,请看: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itinfo/1/57337.shtml

“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吴莹莹”作为专利人,我们得到如下结果,真是大开眼界:http://211.157.104.66/sipo/zljs/default.htm
        序号申请号 专利名称
       1 00113090.0     字典检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
       2 99233230.3     带钩的勺子
       3 00223593.5     速查字典
       4 01275751.9     洗衣、洗澡、洗碗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其中“带钩的勺子”是湖北省的一个吴莹莹的专利,“带钩的勺子系一种日常生活  用品,由勺柄(1)、勺瓢(2)、勺钩(3)组成。勺柄(1)与勺瓢(2)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勺钩(3)连接在勺柄(1)上。其优点突出,能方便地挂在碗口上,防止勺子滑落碗中,没入汤里,有利于清洁卫生。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洗衣、洗澡、洗碗水回收再利用装置”是北京海淀的一个吴莹莹的专利,我们可以认为并非我们所关注的吴莹莹。 

所以,吴莹莹同学有案可查的专利,仅有两项“字典检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和“速查字典”,都是四川省成都市文庙西街106号的吴莹莹的专利。实际上仅能看作是一种专利,描述如下“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字典的速查方法及其速查字典,特别是适合汉语字典和英语字典的应用,也适用于词典和带章节的教材、文献等。通过设置在字典侧面的更换码、字母标识和音节标识查找单字或词的第一和第二个字母确定单字或词在字典中的具体页码位置。采用本发明的字典检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不但能提高字典和文献的检索速度,而且字典不容易损坏,便于携带。大家看明白了吧,其实就是一个小检索字符,用来查单词的第二个字母的页数的!”

这几个专利仅仅是申请而已。无可否认,国人的创新意识,专利意识是比较淡薄的,比不上我们的邻国日本。只要几百块钱,你有什么好点子都可以拿去申报。创新是好事,吴莹莹有申报专利的意识,有研究精神,值得提倡,不该拿来炒作吧。
    
(九)报道中提到“她已经有了感情归属,而且我也看到了照片,是在斯坦福的同学,她说自己在斯坦福和男友散步的时候,常常也是男友给她出道数学题,让她来独立思考,两人不仅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精神上的伙伴。在她看来,成功女人的定义就是有个家庭、有个孩子和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她在物质生活上,不做过多追求。”
    
首先,这位斯坦福的男生并非她的同学,此男就读的小学中学本科都没有和吴莹莹做过同学,他们此前并不认识。这种小事也要说谎啊。
    
根据知情者透露,她所谓今年三月前往斯坦福游学,去美国的时候拿的是I签证,在此期间倒追了这名在ACM/ICPC和Topcoder中声名赫赫的男生,并且取得了成功,感谢吴莹莹男友提供的照片,链接:http://cn.pg.photos.yahoo.com/ph/jianchidajia/detail?.dir=7d9b&.dnm=fea8cnb.jpg&.src=ph
    
精神上的伙伴?稳定的感情?不错,现在站在风口浪尖的吴莹莹当然会得到男友的支持,这位比吴莹莹更加厉害男生在space上也写下了相关文章:http://yw1984.spaces.live.com/
    
这其中的内情没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追来的男友,为了别人的名气才去结识,自己的男友一边搂着自己,一边对别的女孩说他爱你永远不会超过他爱她,其中悲凉,可想而知。明星夫妇固然风光,一味追求名气不会得到幸福。
    
这名传奇般的,比吴莹莹更优秀的男生,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我们在各大网站的网友评论里面发现一个重复的留言:“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我很佩服她!”这个留言,可以问问她男友的母亲。
    
感情都拿来炒作,真是荒唐。
  
(十)以下是吴莹莹的另一博客:http://www.blogcn.com/user16/noipwyy/index.html,逝者如斯,看到矫情的名人写下悼念某名mm的日志,敢问,jymm和你有着怎样的交游,你文中提到的尊敬的W姓老师可又认识身为名人的你?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名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和别的名人攀关系。
    
一个搞学术搞科研的学生,怎么可能热衷于做秘书一类的协调工作?不否认天才的村砸,然而科研天才去搞人际关系是不是不太靠谱,甚至有些浪费啊?
    
做人要厚道。做了假,自然有人来打假。吴莹莹,还有吴莹莹事件的制造媒体,反省吧!

出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290716.shtml
  

吴莹莹高考499分,加特长分15后514分

吴莹莹高考499分,加特长分15后514分
499分的高考成绩,在重点中学就倒数。很多人去掉1科都比她高。
还天才呢,神奇,太能吹了。
能成功固然不错,钻了特长吃饭的,做宣传一类工作。
初中没毕业的年轻百万富翁也有。
但是不要骗人,不要吹牛。

她的高考成绩:
http://tech.qq.com/a/20061208/000062.htm
2003年,吴莹莹以514分从成都石室中学考入北师大。
北师大2001-2003各省分数线:
http://edu.sina.com.cn/l/2004-05-12/68103.html
“四川省:文科587,理科590”
都不知道怎么进的北师大,除非专科...

出处: http://yjrg.net/HTAALAAEoDE/con?B=277&F=M.1166161603.A

学术腐败要从娃娃抓起

学术腐败要从娃娃抓起——21岁外企美女副总吴莹莹真相

21岁的北师大“才女”吴莹莹,不久前成为美国企业Topcoder的“亚洲区副总裁”。一轮新的造神运动又兴起了,这个还在上大三的女生,成了北师大和教育部力捧的新一代张海迪似的人物。

真相如何呢?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大约可以知道,这个女生有“一百多项发明和三项国家专利”,在人民网的“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是这样介绍的:

http://stu.people.com.cn/GB/65534/4736353.html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2003级学生吴莹莹同学,用她二十年的青春生命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旋律。十五年的发明历程,她创造了一百项发明和三项国家专利;十二年的竞赛道路,她为师大实现了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

“用十年的时间,吴莹莹同学在发明创造的路上,不停地向前迈步,然后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些硕果是:100项发明。在吴莹莹同学的100项发明中, “OPEN书系快速检索装帧技术”、“速查字典及其检索方法”以及“动态计数印章”三项发明已经获得中国国家专利,同时还有更多的作品在不断完善和申请国家专利的过程中,一些作品已经开始申请国际专利。”

可以说,这“100多项发明和三项国家专利”就是吴莹莹造神运动的核心材料,这100多项发明都是什么呢?什么可以称作发明呢?我们小时候就试着尝试一些小手工艺品,风车,小桔灯,是否也可以称为发明呢?至于到底有多少“发明”我们无从考证,只能凭着吴莹莹一张嘴,说是啥就是啥了,不过在最近的一次搜狐访谈中,吴莹莹这样谈自己的“发明”:

http://news.sohu.com/20061209/n246922261.shtml

““我所有的发明都是源于生活”

主持人:那么在你做的这些多发明里面,你还记得你当时做第一个发明的时候,你是基于什么样的一种想法做了这样的发明?

吴莹莹:其实我觉得我所有的发明都是源于生活的,都是对于生活所得出的,像我的第一个发明,自吸水花盆非常的简单,小的时候跟我爷爷住在一起,爷爷就经常一早一晚拿着一个小水壶浇花。那个时候我问爷爷,为什么需要每天都这样浇花呢?爷爷告诉我,必须要一早一晚的浇,才会让它的土壤随时的保持湿润,然后我牢牢的记住了爷爷对我说的,要湿润,而且要随时湿润,然后我就想,可不可以用一种办法,能够自动的达到这样的效果,我爷爷就不用那么累去每天一早一晚的浇花了,然后那个时候正好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十万个为什么》就说,你拿一个脸盆,装满满的一盆水,在脸盆壁上搭一块毛巾,那个小小的毛巾就会把整整的一脸盆水引到外面去,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爷爷花盆的灌溉,然后就想可不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达到一个同样的效果。当时做了很多的实验,开始在旁边放了一杯水,之后经过多次改进,做成了这样的形式,里面一个小花盆,外面一个大花盆,两个花盆之间填满了水,通过一根线连结其他,这样的话就可以保持随时的湿润。’’

哦,我们明白了,原来这就算是“发明”了,接下来吴莹莹开始大谈她的舞蹈事业,她的读书事业,再也不提所谓“一百项发明”了。

从“100 项发明”难下结论,不过“国家专利”总有案可查吧?诸位不了解专利的可能不知道,什么人什么东西都可以申请专利,只要没有跟以前的专利重复,一个创意,一个想法,一个外观,都可以申请国家专利,只要交几百块钱申请费,我就是把我本科的毕业论文申请个专利也无不可。

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吴莹莹”作为专利人,我们得到如下结果,真是大开眼界:

http://211.157.104.66/sipo/zljs/default.htm

序号 申请号 专利名称

1 00113090.0

字典检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

2 99233230.3

带钩的勺子

3 00223593.5

速查字典

4 01275751.9

洗衣、洗澡、洗碗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其中“带钩的勺子”是湖北省的一个吴莹莹的专利,“带钩的勺子系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由勺柄(1)、勺瓢(2)、勺钩(3)组成。勺柄(1)与勺瓢(2)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勺钩(3)连接在勺柄(1)上。其优点突出,能方便地挂在碗口上,防止勺子滑落碗中,没入汤里,有利于清洁卫生。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 洗衣、洗澡、洗碗水回收再利用装置”是北京海淀的一个吴莹莹的专利,我们可以认为并非我们所关注的吴莹莹。

所以,吴莹莹同学有案可查的专利,仅有两项“字典检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和“速查字典”,都是四川省成都市文庙西街106号的吴莹莹的专利。实际上仅能看作是一种专利,描述如下“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字典的速查方法及其速查字典,特别是适合汉语字典和英语字典的应用,也适用于词典和带章节的教材、文献等。通过设置在字典侧面的更换码、字母标识和音节标识查找单字或词的第一和第二个字母确定单字或词在字典中的具体页码位置。采用本发明的字典检索方法及其速查字典不但能提高字典和文献的检索速度,而且字典不容易损坏,便于携带。“

大家看明白了吧,其实就是一个小检索字符,用来查单词的第二个字母的页数的!所谓 “OPEN书系快速检索装帧技术”、以及“动态计数印章”无案可查,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个字典检索专利申请时间是2000年,即吴莹莹在15岁的时候,而据称,这个OPEN书系专利曾“2004年获得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2000年的专利有记载,而2004年的却无记载?是不是很奇怪?

“夺得第二十九届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总决赛银牌,实现了师大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更是奇哉怪也了,请看:

http://www.sjtu.edu.cn/newsnet/newsdisplay.php?id=2971

2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是上海交大一举夺冠,上海交大主页总不会很无耻地窜改事实吧?“上海交通大学是唯一获得此项大赛冠军的来自亚洲的大学,而且今年是他们第二次夺冠。”参加比赛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分列第6、11、12位,何来北师大?

“当年11 月15 日,她当选ACM 亚洲助理主席,成为了第一个进入ACM主席团的中国人,继而应邀出席第三十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及其最高首脑会议RCDS.”,哈哈,这就更荒唐了,ACM是跟IEEE齐名的学术机构,还没有中国籍教授能够进入主席团(美籍华人有),一个大三的小毛丫头,就可以进入ACM主席团,何况她的专业并非是计算机。事实真相在Topcoder主页说的很清楚了:

http://www.topcoder.com/tc?module=Static&d1=pressroom&d2=pr_102506

“ is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forComputing Machinery” ,member 的意思就不用说了吧,每个人交一年的年费几十美元就可以享有会员权利,收到会刊,看这帖的人说不定很多都是ACM会员或者IEEE会员。

总之,透过吹得天花乱坠的新闻稿,包括这个重头吹嘘的“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没有几句话是真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吴莹莹,一个有点小聪明,从小喜欢鼓捣个小发明的,长大后有些活动能力的女孩,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螺丝壳公司聘用的仅有一个人的“亚洲区副总裁”,经过包装之后,成了一个 100多发明的女科学家,ACM主席,国际知名大企业的副总裁,ACM编程大赛的银牌得主,简直就是神童在世。

朱涵大家还记得吗?在学术上,我不相信神童的存在,更不相信在中国会出现,吹得越高,将来打破真相的时候,跌得就越惨,我相信,吴莹莹的神话,持续不了多久了。

最后祝吴莹莹好自为之。

2006-12-24

宗教色彩日渐淡化 欧美展开“圣诞大辩论”

圣诞节本是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但最近两年,每当圣诞将至,欧洲和美国都被一片辩论的硝烟所弥漫——世俗力量想方设法剔除圣诞节的宗教根源,传统人士则奋力保护节日的原始意义。该不该摆圣诞树,能不能祝别人“圣诞快乐”,圣诞卡上画圣诞老人还是画圣婴耶稣,社会上辩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英国:今年圣诞特别“冷”

在有1000多年基督教传统的英国,圣诞节一直是个隆重的大节日。今年,不少英国人却提出了“你知道圣诞节快到了吗”这样的疑问,因为圣诞节的气氛越来越淡了。

根据《约克郡邮报》的一份统计,今年有3/4的英国公司禁止在办公室里摆放圣诞树和其他节日装饰。或许实际情况不至于如此严重,但圣诞庆祝的确不再大张旗鼓了。公司管理人员担心圣诞节庆祝引发不平等,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不安地说:“如果圣诞节开晚会,那印度教徒员工就会要求在排灯节也开晚会。”

排演再现耶稣诞生的圣诞剧是英国各学校12月的传统。今年,很多学校把它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圣诞音乐会”,还规定不能突出基督教内容,一定要显示“文化和宗教多样性”。

越来越多的人将圣诞卡改称“节日卡”,而且卡上印小耶稣圣诞马槽图样的越来越少,还有人把圣诞彩灯改称“冬灯”,甚至把圣诞节改叫“冬节”。

面对这一切,天主教报纸《罗马观察家》17日刊文称,这个节日本是信徒沉思反省的时刻,如今却变成了轻松玩乐的一天,传统的基督徒价值观正在这个基督徒的节日里蒸发,一场反对圣诞节的“战争”已经打响,在英国尤其如此。英国约克郡大主教约翰·森塔姆措辞更为激烈,他说“粗鲁的无神论者和激进的世俗主义者”已向圣诞节发起了一场大讨伐,目的是把基督从他的节日里轰走,英国人应该奋起迎战。

美国:圣诞节又回来了

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传统人士今年感到有些欣慰。很多城市的小广场上按照老风俗搭起了圣诞马槽,“小耶稣”静静地躺在马槽里,牛和驴给耶稣哈气取暖,来自东方的三名博士跪在马槽前——一切都按照《圣经》来办。周末电影院里也开始放映圣经题材的影片。美国媒体本月频频刊文称,“圣诞节回来了!”

不过,传统人士对此并不满足。他们说,这一切都是努力争来的。在威斯康星州的拉辛市,官员原本不准在该市纪念碑广场搭圣诞马槽,结果遭到民间抗议和上诉,最终法庭判定,该广场可以搭圣诞马槽。另外,一场名为“朋友或者敌人”支持圣诞节的运动今年已经开展到第四年,该运动宣布,“一切抵制圣诞节的企业或组织都是我们的敌人”,因此他们提供的服务和商品都将遭到抵制。该运动的发起者说,圣诞节是美国的传统,不容许任何人改变这一点。

多元化,圣诞战争的根源

有关圣诞节的争论,其实是欧美社会多元化之后的必然现象。中国人常常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但那基本上是对民俗与传统消失的一种伤感,不会导致某种对抗。然而,欧美国家圣诞节的“圣味”是否变淡,则涉及各种价值观、族群、信仰者团体利益的交锋。

过去,在基督徒的单一社会中,圣诞节自然是所有人的节日。但是,现在情况在发生改变,以法国为例,这个曾经被称为“天主教会长女”的国家已经非常世俗化,近年来穆斯林的人口比例上升至10%。英国的世俗化也非常明显,来自南亚的移民在逐年增加,圣诞节引发的争议必然浮出水面。

今年最有戏剧效果的争论发生在美国。本月初,西雅图机场摆放了十几棵圣诞树。但一个犹太教拉比(神职人员)写信给机场官员说,犹太教的光明节也在本月,希望机场的装饰能反映社会多元化。机场接到信件后不知所措,干脆撤走了圣诞树,结果又引发一场口水战。这位拉比不得不出来澄清说,他没有让机场撤走圣诞树。12月11日,圣诞树重新回到了西雅图机场。不过可以确信,关于圣诞节的争论,一时半会是结束不了的。

转载自:http://zker.com/group/

坚决抵制庆祝“公元2006年”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就英明地指出,要辨别什么是革命派,什么是反革命派,以及什么是口头革命派。只有口头上而且行动上都革命的,才是完全的革命派,才是彻底的革命派。

目前,我们恰好有了一个能够检验谁是真正的革命派,谁是口头的革命派的机会。

近年来,针对社会上一些年轻人士(甚至一些党员同志!)庆祝圣诞节的做法,有的同志一针见血地披露道,所谓的圣诞节,其实是西方基督教的一个宗教节日,它一方面和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另一方面还代表了外来的封建迷信文化。有的同志还语重心长地指出,圣诞节文化,实质上是西方别有用心的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一项重要内容。年轻人是祖国的花朵,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未来终归是属于他们的。必须看到,我们的年轻人过什么样的节,搞什么样的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声讨圣诞节的政治运动中,不少同志们确实表现出了鲜明的态度,体现出了鲜明的阶级立场,展现出了鲜明的革命勇气。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样是这一群抵制圣诞节的同志,却对公元纪年表现出了暧味的、妥协的态度。公元年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实质。公元年(Anno Domini)全称是Anno Domini Nostri Iesu Christi (”In the Yea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意思是“我们活在主耶酥基督的年代”。公元前(B.C)又是什么意思?就是Before Christ的缩写——在基督之前。根据这一公年纪法,新的一年是2006年,亦即基督耶酥诞生的第2006年。这一纪法完全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宣扬的是对宗教头子耶酥的崇拜,属于封建迷信的牛鬼蛇神之列,我看反动透顶,属于要横扫的头号对象。今天采用的历法,则称为格里高利历法(Gregorian Calendar),是天主教皇格里高历十三世在十六世纪末采纳的历法,一开始只在天主教国家适用,被代表新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文化和国家所抵制,但今天被广泛推广。这种带有深深西方宗教烙印的纪年、历法,今天被广泛采用。革命同志一方面批判圣诞节,另一方面却对这些纪年、历法无动于衷,完全视为合理正当的,这又能作何解释?

谁是真正的革命派,谁是口头的革命派,这时就可以表现出来了。真正的革命派是应该批评和抵制公元纪年的,甚至要抵制格里高利历法!

政治觉悟稍微低一点的同志,可能想到要完全废弃公元纪年甚至格里高利历法,采取过我国传统节日的做法,只庆祝春节,不庆祝公历的新年;

政治觉悟更高、革命精神更彻底的同志,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朝鲜,于1992年决议废除公历纪年,以他们的伟大领袖金日成诞辰为主体元年。我认为,这一做法才是彻底的无产阶级的做法,才是彻底的革命者的做法,决不是那些口头革命派的做法。伟大领袖主席生于1893年,革命派应该将1893年视为纪年的元年,而新的一年自然应该是第113年。至于具体的采取什么样的年号,则应该放手发动群众,搞大会战,让人们群策群议,拿出一个方案来。此时,也只有那些积极表现,在抵制公元年和抵制圣诞节上表现出一贯的同志,才能说是经受了考验的同志,才能说是口头上和行动上一致的,彻底的、大无畏的革命派。

作者:KGB
链接:http://yjrg.net/HTABqAAEoTK/con?B=373&F=M.1166904056.A

2006-12-23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应该再教育

教育部发言人这次算敞开心扉了,他说他被严重误解,他说媒体总是断章取义,他说记者们需要转变观念,他说媒体都是靠纳税人养的,所以....

我仔仔细细地看了王旭明的访谈记录,作为个体,我特别同情他,他和我一样,是一个很普通普通的人,但他和我不一样,他要承担一个公众最诟病的部门的代言人.

王的观点中传播最广的是"中国教育成功论",说完后,所有舆论都在指责他,但如果换位思考,你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你能说中国教育失败?如果失败,那不是他王旭明的失败,而是教育部长的失败,是主管教育工作的副总理的失败,是总理的失败,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共产党的失败.

所以,如果一定要让这位发言人在教育成功与教育失败,两者中做选择的话,他只能选择前者.而选择前者,他就一定要被指责,因为全中国的人都觉得中国教育是不成功的.

我们有民意测验,但可以肯定,如果有这样的测验,绝大多数人会给教育部投反对票,因为,我们都不是傻子,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孩子.

如果你要应对媒体,给公众信心,是可以用真诚换来的,改革的艰难,执政的艰难,具体到教育领域,操持者有苦衷,发言人是可以和媒体交心的.

但是,发言人选择了说谎,而且自己还不认为自己是说谎,"我更认为,媒体除了传达国家政策法规,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是转变观念。天天讲贫困学生多穷,呼吁社会资助恰恰说明我们的报道有问题。"

其实,这位来自教育部的发言人应该接受再教教育,应该转变观念,别的做不好,做到不说假话总是可以的.

媒体看到贫困生,难道一定要他去报道政策报道法规?而不是选择去帮助这个个体?转变观念,首先是要用一颗善良\仁慈\真诚\宗教情怀的心来对待众生.这个时候,你让他去报道政策...冷血吗.

新闻发言人做到这个份上,把自己搞成制造新闻的人,满失败的,他把人们对教育部门的不满转嫁到自己头上,而他的发言,却加剧了人们对教育部门的不满.

其实,媒体对教育部的诟病不是一日一夕,很多记者都恐惧和教育部打交道,因为那里的很多人的态度会令你窒息,你会很绝望,因为你所理解的中国最高教育主管机构的人,应该是最有教养的人,但你总会发现,你是错误的.

但也有一个敢言人叫张宝庆,但他的言辞中没有任何教育部的问题,张宝庆新闻前后,我们发现,高校校长\书记中,来了很多新面孔,教育部的司长们.这些司长领导着高校走向世界一流大学.

还有一系列教育部门发起的评比达标......还有博士点硕士点们的钱蛋争夺........呵呵...教育...
......

罄竹难书.....

如果我是教育部长,就一定撤换他,因为他让本来口碑就不佳的教育部,雪上加霜.

链接:http://blog.sina.com.cn/u/4af28dd1010006vy

田海蓉巴黎RITZ酒店惊艳写真幕后





在“田海蓉法国奢华写真首次揭幕及封面征选活动启动仪式”上,首次曝光了7张风格炯异的写真照片作为封面候选,每一张照片分别由海蓉请来的明星好友揭幕。其中,一幅很“特别”的照片——海蓉的背面全裸出浴照,由张铁林请缨揭幕。

大幕还没揭开,“皇帝”张铁林小用了一下他的“特权”,将幕布掀起一角先睹为快。主持人请铁林老师讲解照片时,他笑言: “还没看全呢,得仔细的看看。”他称曾经和海蓉一起演过电视剧,但大都是古装的,穿的比较严实,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海蓉还有这么一面,又浪漫又现代,又欧洲又古典的。”

第二天,很多网站、报纸和博客大都选用了张铁林揭幕的这张新闻照片,海蓉的这张出浴照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很多人好奇这张照片的创意来源及其是怎么拍摄的?作为海蓉此次法国写真的策划之一及随行者,不妨向大家解读一下这张照片的幕后花絮。

在法国最彰显奢华的要属巴黎,在巴黎最奢华的则首推RITZ酒店(丽兹)。拍摄之初,我们就计划要拍摄一组尺度比较大胆、性感、唯美的照片。这组照片最后决定在RITZ完成。

在RITZ我们拍摄了48小时,其中这组“性感”照片是在最后一天的凌晨到中午完成的。

当时,连续工作10几个小时的大家都已疲惫至极。海蓉坚持睡一个小时后再拍,当闹钟响起时,她挣扎着起来,用凉水洗脸尽量让自己清醒,而后有用凉水把摄影师和化妆师“惊”醒。

接着,去浴室,给浴缸放水、洒玫瑰花瓣,粉红色的。与海蓉背上的玫瑰花彩绘交相辉映。

女人如花,水珠晶莹,乐声袅袅。是这组照片的意境。

肤色的质感和浴室墙壁的油画感,在这组照片中得到完美统一。

为了拍出这种感觉,海蓉特意加了近两倍的钱换了这间房间。因为这间浴室的设计更古典,而之前的那间浴室是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感觉。海蓉很喜欢纯粹的设计,比如纯粹的色彩、纯粹的主题。

海蓉平时住酒店就很注重浴室的设计,一定要有窗户,浴缸的位置最好临着窗户,这样可以享受阳光的温暖。另外,浴缸最好的是包边的,这样坐在上面很舒服。

从凌晨到迎来第一缕阳光再到中午,海蓉上演着一组组“惊艳”。

有人问拍这些照片时候,是否清场?

答案是:不用清,因为其他几人都难耐困意,现场只有工作着的摄影师、摄影助理和化妆师。都是男性。

有人问海蓉是否自己先摆好“安全”的POSE,然后再叫摄影师等进来拍。

答案是:NO。因为这是一种集体的创作,何况还有布光、角度的调试,不可能摆好了等着直接来拍。

最重要的是,海蓉觉得每拍一张照片,不仅仅是单一的工作,更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种比工作更“高级”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大家呼吸的完全是一种艺术的味道。所谓雅者见雅,俗者见俗。

造型师陈非曾对海蓉说:“虽然看起来你没有穿衣服,但给人的感觉却似乎是穿着昂贵的华服。”我想这就是这组照片的魅力。

出处:http://blog.sina.com.cn/u/48392ee3010006ju

武汉禁学校庆祝圣诞

武汉禁学校庆祝圣诞

● 沈泽玮(整理)

圣诞节成了洪水猛兽?武汉市教育局禁止中小学校集体庆祝圣诞,另有10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抵制圣诞节。

据《楚天金报》报道,逢像圣诞节这样的节日,在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聚集地点也逐步扩散,加上道路施工面积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武汉市教育局以此为由,前日发出紧急通知,禁止中小学校在平安夜、圣诞节期间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对中小学举办的元旦庆祝活动,当局则要求控制时间和规模,班级组织小型活动要向学校报批,并落实安全责任制,时间不准超过傍晚6时,活动中不准点蜡烛、燃放烟花爆竹,不准使用明火。

博士号召抵制圣诞节

另一方面,针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抵制圣诞节。 

网友为此展开激烈讨论,截至昨日上午九点,超过12万6000名网友参加各门户网站组织的调查,超过60%网友支持抵制,25%反对。

新民网报道,在倡议书里,博士们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文章劈头一句话就是“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

文章说,“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 。

文章也写道,西方软力量在中国渗透和扩张,是圣诞节越来越受青年热捧的原因之一。

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博士来自来自北大、清华、政法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活动发起人王达山表示,要通过此联署文章“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

另一位参与联署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周锋利甚至还质疑全民学英语热潮,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力度和广度地普及英语,那些有研究需要或者交流需要的群体学习一下就可以了”。

不过,舆论也并非一面倒赞成抵制。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何亮亮前晚在《华闻大直播》节目中说:“拥有五千年的中华博大文化因为一个圣诞节就处于弱势地位,是荒诞的,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历史中不断接受、包容其他文化,一味地抵制西方文化不仅没有必要,也抵制不了。”

一网友也写到:“没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中华文化是没有前途的。”

昨天,其中一位参与联署的南京某著名高校博士研究生宣布退出抵制行动,发起人王达三则表示坚持到底。

十博士集体找抽


自我找抽的人物之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周锋利(图片由其本人提供)

圣诞节前夕,中国高校冒出了十条博士联署了一个声明:《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 。这年头自我找抽的多,集体找抽的还不算多,这十条博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据报这十人有些人是在读,不能算博士,只是博士生。

当然,以什么身份来发来言论并不重要(除非是有意欺骗)。这十博士(生)对圣诞节有什么看法,或对中国人过圣诞节又有什么看法,那都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是,你既然提出这种主张,你自己就不能违背这样的主张。按“传统的说法”,必须知行合一吧。

然而不,瞧瞧这个主动向报社提供照片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周锋利,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过这样的话“中国当代人的穿着打扮、生活方式都受西方文化影响太严重”。

既然你明知穿着打扮都“严重”受到了影响,要抵制,你为什么还把西装照提供给报纸。你这不是自我找抽是什么?这和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有何区别?你怎么还好意思说过对诞节的中国人都是“集体无意识”?

还有,要知道这博士学位可也都是舶来品。既然十博士(生)倡议要回归传统,我看他们还是要做得彻底一点为好,最好先把博士帽摘下自己往里面撒泡尿,然后扔掉,并以诸如“大学士”这样的传统名堂来发表这种货色,才对得起“知行合一”,才谈得上回归传统吧。否则不是自我找抽是什么?

出处:http://zhaomu.blog.sohu.com/26165374.html

2006-12-22

中国复姓大全

a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阳

b
白马 百里 柏侯 鲍俎 北宫 北郭 北门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阳 宾牟 薄奚 薄野

c
曹牟 曹丘 常涛 长鱼 车非 成功 成阳 乘马 叱卢 丑门 樗里 穿封 淳于

d
答禄 达勃 达步 达奚 淡台 邓陵 第五 地连 地伦 东方 东里 东南 东宫 东门 东乡 东丹 东郭 东陵 东关 东闾 东阳 东野 东莱 豆卢 斗于 都尉 独孤 端木 段干 多子

e
尔朱

f
方雷 丰将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馀 浮丘 傅余

g
干已 高车 高陵 高堂 高阳 高辛 皋落 哥舒 盖楼 庚桑 梗阳 宫孙 公羊 公良 公孙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敛 公梁 公输 公上 公山 公户 公玉 公仪 公仲 公坚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龙 古孙 谷梁 谷浑 瓜田 关龙 鲑阳 归海

h
函治 韩馀 罕井 浩生 浩星 纥骨 纥奚 纥于 贺拨 贺兰 贺楼 赫连 黑齿 黑肱 侯冈 呼延 壶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j
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连 季孙 茄众 蒋丘 金齿 晋楚 京城 泾阳 九百 九方 睢鸠 沮渠 巨母

k
勘阻 渴侯 渴单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l
老阳 乐羊 荔菲 栎阳 梁丘 梁由 梁馀 梁垣 陵阳 伶舟 冷沦 令狐 刘王 柳下 龙丘 卢妃 卢蒲 鲁步 陆费 角里 闾丘

m
马矢 麦丘 茅夷 弥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台 万俊 昌顿 慕容 木门 木易

n
南宫 南郭 南门 南荣

o
欧侯 欧阳

p
逄门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宁 破丑 仆固 濮阳

q
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连 祁连 乞伏 绮里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阳 丘丽 丘陵 屈侯 屈突 屈男 屈卢 屈同 屈门 屈引

r
壤四 扰龙 容成 汝嫣

s
萨孤 三饭 三闾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师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犹 胜屠 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孙 士贞 叔孙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鸿 司马 司徒 司士 似和 素和 夙沙 孙阳 索阳 索卢

t
沓卢 太史 太叔 太阳 澹台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统奚 秃发 涂钦 吐火 吐贺 吐万 吐罗 吐门 吐难 吐缶 吐浑 吐奚 吐和 屯浑 脱脱 拓拨

w
完颜 王孙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温孤 温稽 闻人 屋户 巫马 吾丘 无庸 无钩 五鹿

x
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钥 西乡 西门 西周 西郭 西方 西野 西宫 戏阳 瑕吕 霞露 夏侯 鲜虞 鲜于 鲜阳 咸丘 相里 解枇 谢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鱼 徐吾 宣于 轩辕 轩丘 阏氏


y
延陵 罔法 铅陵 羊角 耶律 叶阳 伊祁 伊耆 猗卢 义渠 邑由 因孙 银齿 尹文 雍门 游水
由吾 右师 宥连 於陵 虞丘 盂丘 宇文 尉迟 乐羊 乐正 运奄 运期

z
宰父 辗迟 湛卢 章仇 仉督 长孙 长儿 真鄂 正令 执头 中央 中长 中行 中野 中英 中梁 中垒 钟离 钟吾 终黎 终葵 仲孙 仲长 周阳 周氏 周生 朱阳 诸葛 主父 颛孙 颛顼 訾辱 淄丘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车 子阳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卢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师 左行 刘文 额尔 达力 蔡斯 浩赏 斛斯 夹谷 揭阳

2006-12-20

法官审判科学了吗?

法官审判科学了吗?

作者:李启咏 发布时间:2006-11-27 14:09:14

2006年11月22日《天府早报》报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已故科学家刘子华先生的遗孀状告方舟子和《北京科技报》等作出判决。要求被告方舟子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在《北京科技报》、《北京青年报》、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上就损害刘子华名誉一事发表书面致歉声明,以消除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北京科技报社和“反伪科学”人士吃官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当宣布“反伪科学”人士败诉的判决书下来,“反伪科学”人物就立刻在一些媒体鸣冤叫屈,动不动说这个法官“损害中国司法尊严”,那个法官“枉法裁判”,仿佛所有的法官必须时时顺着自己的意思来办事才叫公正,仿佛各地的法官们都统统成了没有水平的大饭桶、贪赃枉法的大坏蛋。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法官“无权审判科学”,好像法官真的在审判科学了。那么,中国法官审判科学了吗?“反伪科学”活动为何屡吃官司呢?

正如《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所言:针对刘子华提出的“八卦宇宙论”理论,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学术观点乃至争辩都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进行人格攻击。方舟子撰文对刘子华“八卦宇宙论”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本无不可,但在文中方舟子却由批判刘子华的理论上升到评价刘子华的人格,用“欺世盗名的行径”、“欺世盗名之徒”、“来自中国的江湖术士”等没有任何根据且带有明显丑化、侮辱性质的词汇来形容刘子华,确实使刘子华的人格受到贬损,名誉受到侵害。科技报社作为新闻媒体,所登载的《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未对严重不当的评论纠正,并配发明显丑化刘子华形象的漫画,其行为也构成名誉侵权。而青年报社、新浪公司、搜狐公司、网易公司,全部或部分转载侵权文章,也构成对刘子华名誉侵权。

原来,真正的原因,是方舟子等人文风不正,用骂人的办法来提出观点,他边骂人便说理,也可能他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骂人的行为本身已经构成侵权。而《北京科技报》纵容方舟子肆意骂人,也构成侵权。法官丝毫没有审判科学,审判的是侮辱他人人格的违法行为。中国的法官们不像方舟子等人指责的那样弱智。实际上这个判决非常贴切准确,是严格依法办事的结果。

近年来,“反伪科学”活动早已经走向反面,成了一种打着“科学”旗号的、把某些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的特定结论绝对化、极端化的新型宗教或邪教,有的学者称之为“科学神教”;同时“反伪科学”活动也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阵地的帮派活动,有的学者称之为“反伪帮”。“反伪帮”指定谁的学说是“伪科学”,就通过媒体访谈等炒作的办法进行批判,并对提出某种“伪科学”理论的学者进行种种人格丑化。事实表明,“反伪帮”的大部分结论都是有问题的,他们制造了大量科学冤案,肆意诋毁中国传统文化,丑化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早已引起强烈不满。前一段时间,“反伪帮”又发起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结果这种主张文化灭绝的、带有文化法西斯主义色彩的活动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人民群众一片谴责的声浪中狼狈收场。

上世纪40年代,萧乾先生两度到过剑桥大学,在著作中曾经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他发现,在剑桥竟有一位心理学教授专注于鬼学研究,曾对他大谈人鬼之间可以互递信息。更令人惊异的是,虽然偌大的剑桥,不是没人对此公有些非议,但是鬼学家既没有被大学除名,也没有遭到同僚们孤立和歧视,更没有遭到社会的讨伐。鬼学家在剑桥安然无恙地存在着,安然无恙地继续进行着他的鬼学研究,没有人去干扰他。

这位研究鬼的教授如果在我们中国的大学,恐怕早就被“反伪科学”的乱棍打得没有踪影了。原山东大学的张颖清教授提出了全息生物理论,因所研究项目被“反伪科学”的“权威”指定为“伪科学”,经过媒体炒作后,张颖清命运急转直下,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到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一些大学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他的文章也没地方发表。张颖清积怨成疾,2004年10月含冤病逝。由于中断,中国的全息生物现象研究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相关研究了。

从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教授长期安然无恙地从事他的鬼学研究这种现象可以明白:为什么一些重大的原创性的科学成果,如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会诞生在英国,为什么近代的一些科学巨人会诞生在英国,为什么英国曾经长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科学要大发展,往往并不在于投入多少钱,而在于社会环境是否呵护了人们无处不在的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一个是在“科学警察”的“反伪”大棒下如履薄冰做出成绩的。自由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宽容宽松的环境,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条件。说白了,如果没有“科学神教”一直在制造紧张气氛,中国的科学反而会发展得更快些,这就像打倒了“四人帮”,中国的科学和文化才冲破寒冷的冬季,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早在80多年前,年轻的刘子华就可以在法国提出八卦宇宙论而受到尊重,难道在21纪的中国,前人的人格和学说就可以被肆意辱骂吗?

一些所谓的“反伪科学”人士,不要再老喊中国司法如何不公了,你们应该把社会各界的批评和严肃的司法判决书当作镜子,老老实实照一照自己。否则,吃官司还在后头。当代中国社会虽不完美,但却是一个讲文明、讲法治的社会,早已不是极少数人为所欲为的“文革”时代了。

来源:中国法院网

2006-12-19

连盗版我们都不支持丫的

“吃了吗您哪?”以前打招呼都这么说。
“看《黄金甲》了吗?”现在一上网都这么打招呼。

其实我一直不爱看电影,当年因为不爱看电影,吹过两个女朋友,人家说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不喜欢去,说还不如去小树林呢,反正都是黑灯瞎火的。结果人家一赌气找了一个喜欢看电影的男生,我再赌气也找不到去小树林的女生。

后来有DVD了,我也很少买。一次跟戴少爷吃饭,少爷给我讲了很多电影,然后说,老听唱片多没意思,要多看看电影,然后他身体力行,把我带到卖DVD的一条街上,口若悬河给我讲述这些电影的故事,我听的心潮澎湃,因为想打动一个人,最好给他讲故事,不然《故事会》为啥这么好卖呢。然后我就根据戴少爷的推荐,买了一大摞DVD,然后我极不情愿地买了一个DVD播放机器,就这样,开始重新看电影。回想我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1988年以前我没事总看电影, 1988年,我去西四的一家电影院看了一个叫《阿姆斯特丹的水鬼》的电影,那次我清晰地记得,整个电影院只有7个人,电影又比较恐怖,吓得我直哭。等我再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就是1995年,看了《阿甘正传》,而且也是在戴少爷的威逼利诱之下看的。然后又看了一个《生死时速》,当时为了陪一个海南来的妹妹,我碰上这么一个文艺青年,非说要看电影,出于东道主的礼貌,陪她看了一次。

再后来,我发现,看电影是我休息的最好方法,进去后,灯一黑,我就开始睡觉,最后,坐我旁边的人会捅捅我:嘿,哥们,醒醒,让一下,让我出去,结束了。我一抬头,前面正在出字幕。

又后来,我就认识一大堆文艺青年,其中不乏影评人,聊天的话题肯定会触及到电影,人家了说了一部什么电影,我会去就偷偷买回来看,结果跟我想象的完全两回事。被影评人欺骗不止一次两次,以后我再听他们说什么电影,心中都默默记住,千万别买这个操蛋DVD看(比如奶猪就经常在她的博客上提醒我不要看她介绍的电影)。其实我就是写乐评的,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常有人说,你推荐的唱片我听着不好听。 废话,你听着好听那我还叫乐评人么!乐评人、影评人、书评人……各行各业的评论人,主要工作就是向公众推荐一些能折磨人的东西,不然就显不出自己有觉悟有水平。

当然也有例外,现在说一个东西好的,已经有两个意思了,一个是你觉得它真好,因为你还是文艺青年;一个是你觉得它真好,因为你拿了人家的钱。比如《无极》,如果有什么影评人说它好的,要么比陈凯歌还糊涂,要么比陈凯歌还无耻。

这几天,大家都在说《黄金甲》,非非问我:“你看没看?”我说:“没看。”非非又说:“如果我说我今天又看了一遍,你会怎么想?”我说:“第一次我说你以后出门别说是我校友,第二次我只能说你快跟潘石屹沦落到一个水平了。”其实我怀疑非非看《黄金甲》的真实目的是想证明这个世界不是平胸的。《十面埋伏》是我看的张艺谋的最后一部电影,《霸王别姬》是我看的陈凯歌的最后一部电影。本来我就不喜欢看电影,又赶上中国进入这么一个变态的电影时代,正好可以不看电影了。

接下来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谈《黄金甲》的观后感,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说这部电影好看的,我猜测,即便拿了人家的钱,得到了什么好处,想再弄出一个“鼓掌26 分钟”的故事也很难了,毕竟无耻的记者还是少数。那些看了之后觉得上当的人,并且直抒胸臆去发发牢骚的认我也觉得很正常,消费社会不就是这样么,不管你消费了什么都会有上当的嫌疑,看电影也是这样。

有个傻逼天天说繁荣国产电影,要让媒体都乖一点,不然他就不带你玩。国产电影又不是你家的电影,凭什么听你的?何况您都把电影拍成这操性了。反正,我不看《黄金甲》,也不会因为这一个人的票房而影响国产电影的发展,新画面公司也不会因为我一个少挣钱,也不会因为我看了而多挣钱。账是明摆着的,就算票房过3 亿,他也不挣钱。如果仔细算算,大家都能算出来,你也就能从几百万看电影的中国人身上挣钱。

现在大片好像就是这么回事,你吃一粒伟哥,能扛两个小时,后来要吃两粒才能扛两个小时,在后来要吃三粒、四粒……这有点像相声《钓鱼》里那个人:“二子他妈,给我烙俩糖饼。”投入越来越多,拍的越来越差,但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钱烧不出好电影。如果以后大家都不去看他们的电影,他们不就没钱挣了,没钱挣他们还敢这么拍电影么?

今天碰上一个深圳的朋友,上来就问:
“你看《黄金甲》了吗?”
“没看。”
“我也没看。”
“盗版我也不看。”
“对,连盗版我们都不支持丫的。”

author: 三表
link: http://www.wangxiaofeng.net/?p=701

“恶搞”源考

恶搞元年一直是史家关注的课题,但历来聚讼而无定论。国内学者提出将恶搞之圭皋归于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但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如果从两希传统开始考察,特洛伊城鏖战十年,最后结束靠的就是奥德修斯恶搞的“木马计”,《旧约》里上帝让亚伯兰拿幼子献祭最后被证明也是一场恶搞。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恶搞一直是有权势者的专利,贫贱者几千年只是一部“被搞史”。当然,也有例外发生,比如俄国人巴赫金发现,欧洲中世纪的狂欢节其实就是“脱冕”和“加冕”颠倒过来的广场恶搞。但整体而言,草根阶层恶搞的“集体无意识”是被统治者严格压制的。

文艺复兴之后,恶搞开始在欧洲的有闲文人当中流传,但其名通常被称为“梅尼普讽刺”(后世学者也称之为“戏仿”)。基本特征就是,特一本正经地把帝王恶搞成乞儿,把娼妓恶搞成女贤。代表性的作品首推拉伯雷的《巨人传》。等到艾柯恶搞另一部恶搞作品《洛丽塔》时,恶搞已经成为了欧洲文艺工作者的时尚。你不裹个毯子,牛仔裤不剪个洞,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当然,“恶搞”这时被叫成“解构”或“反文化”。

国内的情况比较复杂。六十年代红卫兵给老师剃“阴阳头”、坐“喷气式”,按理说也是天才级的恶搞。但笔者认为,光有形式感和颠覆性还不够,加上“笑文化” 才能建立恶搞的三位一体。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演员周星星算是先知先觉的人物,《国产零零漆》中那把菜刀极具恶搞的先锋性。但此时的恶搞,依然只是艺术家的 “无厘头”创作,群众只能高山仰止。等到中央台新闻评论部利用强大的媒体资源和技术支持,制作出民间恶搞的开山之作《大史记:分家在十月》时,中国恶搞史才算走出“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进入到广大人民当中去。

互联时代的恶搞

恶搞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亚文化现象,是在互联网进入Web2.0时期之后。互联网的标志“E”与“恶搞”的头文字谐音,这绝非偶然。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民间广场,使恶搞获得了空前的便捷、广大的受众和安全的隐蔽性。Web 2.0又让网民从单纯的下载阅读,变成上传写入,恶搞一直稀缺的话语权终于开始泛民主化。这里,多媒体剪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居功至伟,因为它让讽刺文学造诣不高的大众也能赋予恶搞作品必要的审美形式。

图像恶搞是第一阶段。通过强大的Photoshop工具,改头换面成为常用套路。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小胖”,他的脸蛋和表情契合了太多后现代的元素。这张母版照片成为了王水,被用来消解任何带有集权和正典特征的严肃符号。但需要指出的是,“小胖”并不是被恶搞的对象,他只是恶搞者的大杀器。

影像恶搞是第二阶段。网速的提高和DV的革新,让寻常百姓也可以从事影视制作和互联共享。胡戈携“馒头”登场,带来了恶搞史上的一场摧枯拉朽的革命。他不仅让文艺界“装蛋派”身败名裂,也试图颠覆所有的正统话语体系(《鸟笼山》禁闭室里的酷刑就是晚会歌曲)。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恶搞从前“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良习气,创造性地提出了“正搞”的概念。既然正搞本身也面临着道义清算,那恶搞的原罪性也成了一个伪命题。

恶搞中的修正主义

恶搞在日语中翻译为“Kuso”,作名词讲就是“不够雅致的屎”。于是,部分同志认为恶搞就是往屎里搞(比如冲上舞台向女歌星头上泼粪),其实这是将“恶”误以为第三声了。夫恶搞者,有所搞,有所不搞。

恶搞自己不是真恶搞。本年度,风头正健的芙蓉姐姐、妖妃娘娘和国学妹妹等人以弄丑为能事,网上更是不乏“肌肉男向徐静蕾求婚”、“裸奔男追求李湘”、“宋祖德要变性”等奇人异事。甚至连小胖也主动献身,摆出各种表情,举办恶搞自己的比赛。殊不知恶搞是一场对禁忌暗渡陈仓的微型起义,是嬉皮笑脸的革命,并不是自我炒作的下三滥工具。一旦摆出“欢迎来搞”的高姿态,恶搞立刻就失去了G点。

恶搞诗歌不是真恶搞。今年桂冠诗人赵丽华的大饼诗和大便诗,开了“梨花体”风气之先。之后下体诗人也粉墨登场,甚至用裸体朗诵的方式来卫道。韩寒在博客上与他们展开骂战,引发了文坛旷日持久的一场盛事。诗歌衰微已久,如此作践于心何忍?恶搞要颠覆的,不是真崇高,而是伪崇高。

author: 洛之秋
link: http://lzqcxd.blog.sohu.com/25787506.html

2006-12-17

荡妇的底裤和女天才的简历

郑希怡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男人们最乐于寻找破绽的。其一是荡妇的底裤,其二是女天才的简历。

底裤原本是女性的终极隐私。但本着“隐藏重点,展现诱惑”的精神,超短裙和低腰裤开始让“女明星走光”事件频繁到需要年终盘点的地步。虽然竞争颇为激烈,但桂冠无疑还是属于布兰妮女士。日前,她甫一办完休夫的各种手续,连底裤都来不及穿上,就投身到姐妹淘的狂欢派对中。狗仔们自然不敢懈怠,每日扛着长焦镜头,耐心狙击她下车时的裙下春光。昔日守身如玉的“小甜甜”如今竟比希尔顿还放荡,大方掀开短裙,让记者尽情拍下她毫无遮掩的下体。对夫离子散、事业下坡的布兰妮来说,自己“走光”总比将来粉丝“走光”强。

另一个让人唏嘘的“荡妇”是郑希怡。原本此“荡妇”非彼“荡妇”,只是戏谑一下她慈善演出时吊钢丝的空中杂耍。然而一语成谶,节目直播现场男拍档抱腿时竟然导致她外裤滑落,雪白的大腿和黑色的T-Back赫然露在世人面前。司仪曾志伟激动得大喊“好,有没得慢镜回放”,事后还声称这代表了全体观众的心声。果不其然,一语双关的“荡妇脱裤”视频立刻被好事者传到YouTube。24小时内,看客逾43万人次,更成为当日全球点击率最高的短片。虽然郑后来在镜头前哭得宛如失贞,但其实她脱掉裤子,也不比体操运动员穿得少。况且,她那双极品的美腿让女同胞嫉妒得牙根发痒,薛家燕甚至怀疑她就是故意炫耀。

吴莹莹想想也是,历来只有“怕丑”的,哪有“怕美”一说?是真材实料,怎么露都不怕。吴莹莹就不同了,学人造美女给自己的简历拉皮隆鼻、注射硅胶,楞是幻化成“美女大学生、跨国公司副总裁、发明家、舞蹈家、编程奇才”五位一体的凌波仙子。撒谎本身是个技术活,偏偏大家对女天才又有P大某学子虐猫般的热情,于是一路查证下去,发现真相着实骇人听闻。

这个女生当年靠着文艺特长加分,高考才攒到可怜的514分(理科),离奇般地进入北师大王牌专业。而一直吹嘘的ACM编程比赛的奖牌根本就是诱骗高中生顶替参加,暴露后银牌已被收回。她时而是国内大四在籍学生,时而又说是斯坦福大学硕士。她自称是“ACM亚洲助理主席”,欺负大家不认识 coordinator这个英文单词。她的百余项专利能查证的只有两个,而且只是“把勺子弄个勾”、“给字典贴个签”这样的成果。这种停留在文革工宣队水平的“装大”实在是对人民常识的践踏。

或许,她还是有大发明的,那就是另一个“吴莹莹”。也切莫将她一棍子打死。虽然人家不可能真的精通什么编程算法,虽然去的Topcoder只是个举办竞赛的外企,但她能从惨淡的高考后进入名校,能参加各种社交,能八面玲珑的拿奖,能找到令人艳羡的工作,这足以证明小女子“软实力”了得。这样的美女副总裁,倒也的确让我等尔曹不服不行。

author:洛之秋
link:http://lzqcxd.blog.sohu.com/25618469.html

2006-12-15

中国体育的“称霸”心态

多哈的亚运会快结束了,截止到今天这个时候,中国代表团已经拿到了164块金牌,用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话说,就是雄踞榜首。
中国金牌遥遥领先于亚洲其他各国,得金牌的队员高兴,中国代表团高兴,体育界高兴,全中国人民自然也高兴。
但是,听着体育节目主持人的有些话,本人心里总觉不是滋味。比如说什么项目中国队在亚洲,甚至在世界“称霸”。一场比赛下来赢了,主持人就说中国队继续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以大比分或悬殊比分赢了,主持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手舞足蹈地说,中国队的“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这个项目无人出其右。满脑子 “体育沙文主义”。
试问,除了“霸”字就再没有什么可以比喻的词了。在国际关系中,国际上就担心中国一发达起来会称霸,霸权主义会出现。因此,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一再声明,中国不管多么发达,多么强大,都永远不会称霸。可咱们的央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就喜欢侃“霸”。
央视喜欢侃“霸”,也很能反映出一部分国民的“霸态”心里。中国的“霸文化”还是很有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的,春秋战国时期,“霸”就很盛行。“霸”就是以自己的强势地位,依仗权势,横行一方,欺压民众。你看有的人当了王还不过瘾,还要王字前面加个“霸”字,要叫他“霸王”。“霸道”、“霸占”、“霸权”、 “霸主”、“霸气”,王的事业功成功了叫“霸功”“霸业”,就连有雄才大略的人,也称“霸才”。好也罢赖也罢,一冠上“霸”,就横得不行,看着让人生畏。这大概就是国人喜欢“霸”的原因。
理性想想,中国队就是得了第一,争到了冠军,也没有霸的必要,也用不着霸气十足。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和人家几百万人口的国家比赛体育,我觉得赢了没多光彩,输了倒很可耻。女篮以90比59赢了台北,主持人大声呼叫,中国队很轻松地把这块金牌装入自己的囊中。说到底,是一个国家队赢一个省队,有什么值得大呼小叫的。乒乓球、跳水、羽毛球、体操等强项,赢了完全应该,要知道国家为它拿出了多少钱啊。
上届亚运会中国得了150枚金牌,这届到目前已经拿了164块金牌,成绩的确骄人,不言而喻是为祖国争了光。但一场比赛下来,金牌甚至全部奖牌都让你拿走,连一点悬念也没有,有什么好处,对这项运动的发展有利吗?
我们参加亚运会的运动员都是职业选手,外国运动员就不一样了,他们许多人都是业余选手,体育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你职业的和人家业余的比赛,赢了也光彩不了多少,“霸”也霸不到哪里去,更没有什么大肆宣扬的必要。中国男排赢了卡塔尔男排,主持人不遗余力地夸赞他们。要知道,卡塔尔男排只有3个队员可称得上专业选手,其他人都是业余选手,排球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而已。我看了那场比赛,主持人的现场解说有些话听了让人脸红。其实,亚运会有许多项目都是我们的职业选手和人家业余选手在比赛。我们的选手都是国家掏钱培养的,国外可不一样,要当职业运动员就得自己掏口袋。
政治上国家不称霸,同样,体育比赛中也要少说霸。霸来霸去,会让人生厌,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作者:老媒人
链接:http://zhaocc9268.blog.sohu.com/25258671.html

2006-12-11

“让领导先走,文艺复兴随后就到!”

图片五百年一遇的盛世让我们赶上了,文艺界的激动心情自不待言。岁末之时,刘军宁代表大家表了个态,大意是说中国的文艺复兴要到了,因为“今天的条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成熟”。凡是喝了点洋墨水的,都知道这欧洲文艺复兴可是颗大补丸,不仅能开启民智,后来的船坚利炮也离不了它。虽然国产“但丁”和“莎士比亚”可能尚在六十亿小蝌蚪中游动,但按刘军宁的分析,有了当年意大利重商主义在中华大地的传承,第二春大抵是不会太远的。

12月8日,这篇堪比雪莱般浪漫的“神谕”见报。同一天,恰逢克拉玛依大火的十二周年纪念。无需任何炒作,凤凰台播出了专题纪录片,电子论坛里无数网民也自发地祭奠那288位葬身火海的幼童。当然,每当回忆这场狰狞的灾难时,人们势必要重温的是那句永垂不朽的话:“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先走!”前排就座的官员毫发无伤地夺门而出,幼童的尸体上被踩满成年人的皮鞋脚印…

阿多诺曾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同样,克拉玛依之后,很多话题在我们身边已经变得难以启齿(比如,和友谊宫火灾的幸存学生谈“人性”)。尽管刘军宁指出了“文艺复兴就是人的复兴”,可“领导先走”之后,人性的恶早已在地狱的火炉里百炼成钢。其后的十二年里,我们的国家级电视台就别斯兰人质危机中的学生死亡人数进行了有奖短信竞猜,我们的省级报纸刊发了“前10月河南安全生产平稳,仅死亡 4186人”的新闻稿。如果关于人的死亡,继续只是冰冷的数字,所谓的“文艺复兴”将不过是我们意淫的另一个“戈多”罢了。

刘军宁还谈到了传统对文艺复兴的意义。的确,正是当年“言必称希腊”的欧洲文人把亚里士多德们从故纸堆里刨了出来,让前基督时代的古典思想重见天日。我们倒不指望“新儒家”带着下一代整理国故,但也着实没想到上海某高校的专家会立出一个人文社科项目,要研究是否取消龙的民族图腾地位,理由是“龙容易被西方曲解成攻击性动物”。福娃们没顶上龙头就已经够可气的了,这下废完中医再废龙,莫非对可怜的一点祖上家当真要赶尽杀绝?

当年,圣徒乔治的确是因为杀死毒龙的先进事迹,而被英人奉若神灵的。姑且不管龙在西方是不是劣迹斑斑,也暂不考证“中国龙”是不是被“西方龙”栽赃嫁祸,更不用大费周章地去把“龙”的英文译名从dragon改成loong,只需扬着眉毛问一个问题:西方人的喜恶关我们屁事?别忘了,《周易》里“飞龙在天,潜龙勿用”那会,大部分欧洲同胞还挂在树枝上晃荡呢。如果一个民族要贱格到看洋人脸色定夺祖宗形象,那种单向度的示好只能荒诞成无原则的谄媚。

这么弱的逻辑演绎下去,我们的郁闷就没个完了:高卢民族崇尚雄鸡,丝毫不顾及华夏民族对“鸡(妓)”的忌讳;美利坚人拿秃鹰做国家标志,也不问问“鸟”在中文里作何解;罗马人自认是狼族的后代,殊不知“喝狼奶”捅过多大娄子。

若对生命没有敬畏,对历史任意亵渎,“中国文艺复兴”说只能徒增笑柄而已。

作者:洛之秋
链接:http://lzqcxd.blog.sohu.com/24629975.html

中国需要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制”还是“文艺创新”?

中国需要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制”还是“文艺创新”?
——回: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刘军宁文中的很多观点我是赞同的,比如“人类是在观念的升华中提升自己”、“文艺复兴不是复兴文艺,而是借助文艺的文化复兴与观念创新”、“欧洲文艺复兴的最根本原因是发达的商业,即市场经济的萌芽”等等。

但是,刘军宁的根本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文艺复兴的精髓“思想解放与观念创新”而只是抓住了他的形式内容“个人主义与人文主义”。因此,他很自然就得出结论:中国需要“文艺复兴”就是需要“人文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的确是弘扬“人文主义”以反抗封建思想和宗教观念的束缚。但是,如果仅仅将对文艺复兴的审视定位在它的具体内容上,那就太贬低其价值了。因为,类似“人文主义”观念的运动,还可以有其它无数种观念的运动,比如“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但是那都不能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相提并论。为什么呢?因为“文艺复兴”真正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精神觉醒”的勇气和智慧,在于它从长期蒙昧状态中恢复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反思的理性主义的精神状态。仿如从沉睡中惊醒,这一刹那的意义,超过了任何旧梦中的意淫乃至醒来后清醒的思考。

反观当下的中国,我们需要“人文主义”吗?需要。我们需要“复兴古典观念”吗?需要。我们需要“普适价值的本土寻根”吗?也需要。但是,我们需要一千、需要一万,最最需要的,却是文艺复兴的那种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反思的精神,好让这头沉睡千年的东方雄狮能从睡梦中醒来。

中国的思想禁锢不仅是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还有五十年的计划经济文化,虽然一个是固有一个是舶来,但其本质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式家长专制和官僚体制。这样的体制的确压抑了个人、压抑了人性,但却不仅止于此,它压抑了创新、压抑了竞争、压抑了青年、压抑了自由、压抑了多样性……它压抑的东西太多太多,光提倡一个“人文主义”,喊句“以人文本”的口号并不能医到痛处,更不能治本。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主义”有着不同的需求。比如在一个社会极端涣散而战争和危机即将到来的国家,需要的就不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而是“爱国主义”和“铁的纪律”。这个时候再机械的理解“文艺复兴”,就会得出其“毫无意义”的结论。然而,如果我们抓住了“文艺复兴”真正的实质——“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和自我觉醒”,那么它的启发性意义将是亘古常新的。

欧洲人在文艺复兴的那个时代里,挣脱了巨大的内心枷锁,激发了无限的创造力,把人类精神的火花燃烧到炙热通明,同时产出了很多作品,提倡了很多观念。如今的中国,需要的是同样的文艺复兴精神,而不是同样的文艺复兴,更不是产出同样的作品和同样的观念。刘军宁的倡议用心是好的,但是就好像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一个中国人很佩服,于是撤掉灯笼,把灯泡挂在堂屋里天天膜拜,并自诩为一场中国照明现代化的运动,那实在是贻笑大方,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同样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新的发明。一言以蔽之,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形式上的“文艺复制”,而是文艺复兴精神上的“观念创新”。

作者:passionfly
链接: http://yjrg.net/HTAIZAAEoSV/con?B=373&F=M.1165772426.A

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

编者按: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的讲话中,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经济的大繁荣往往会带来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我们已经具备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良好基础”,进而指出“中国要有光明的未来,必须发挥全体人民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让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更为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最终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温家宝对正在民族复兴的中国的走向进行了精辟分析,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寄予了厚望。

人是观念的动物

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人不仅是吃饭的动物,而且是观念的动物。人靠食物充实自己的肚皮与躯体,靠观念与信仰充实自己的灵魂与思想。而一切观念中最为重要的是有关人类认识自我的观念。换句话说,人类不是在食物的摄取中提升自己,而是在观念的升华中提升自己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不断重新认识自身的过程。新的观念通过文艺形式的传播并被人们普遍接受,一场文化运动(革命)也就发生了。

这样的文化运动在中外历史上一再发生。在西方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在中国有新文化运动,甚至还有一场由上至下的“文化大革命”。这种以思想观念变革为核心的文化运动,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许多文化运动往往不成功,没有像发起者所预期的那样改变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哪怕其所提倡的观念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二是并非每次文化革命所传播的观念都是正确的,或者说真的有助于提升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这样的运动,最终还是要归于失败。

文艺复兴,个人的复兴

个人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这一明白无误的事实却被无视了数千年,而且在许多地方继续被无视。卑躬屈膝的个体能够昂首挺胸,冰封在群体中的个体得以复活自我,在西方,启动这一进程的正是文艺复兴。作为14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并扩散到整个西方的一场空前而持久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乃至影响到全人类的一次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击碎了由来已久的精神枷锁,塑造并普及了关于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观念。

在没有出现文艺复兴的地方,理想中的人应该是卑微的、驯服的、听命的。个人不把自己看成是自己,他什么都可以是,就是不可以是他自己。个人就像是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被固定在命定的角色中,在僵化的社会秩序中动弹不得。他们被迫终身带着自己的身份与政治标签。凭借权力可以任意剥夺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他自身的价值来衡量的,而是由他的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和个人身份来决定的。一个有价值的人不是人,而只是为掌权者所用的人“材”!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不是“活生生的个人”,而是那些冰冷无情的集体。

文艺复兴的最大成就是在观念上复活了真正的个人,否定了抽象的、集体的、附庸的人,肯定了个人和个体的价值、尊严与伟大,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文艺复兴向我们揭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小宇宙,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并拥有实现这一潜能的权利。而这正是现代世界文明及其制度架构的观念基础。世界虽然不是由观念决定的,但是人类的行为和人类的制度都是建立在某种观念基础上。

这场文艺复兴表明,以对个人的发现和确立个体价值为使命的文艺复兴,是任何文明的成长必须经过的阶段。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人类的一次精神涅磐,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次观念上的破茧。

复兴,为何是“文艺”?

文艺复兴不是复兴文艺,而是借助文艺的文化复兴与观念创新。为什么要借助文艺?因为文艺是人性的镜子。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其成就无一不是个性的淋漓发挥。文艺复兴时期的每一幅杰作,无一不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艺术作为传播观念的一种手段,与学术相比,具有无限的穿透力、震撼力、感染力、扩散力。学术是为同行的,艺术却是为公众的。携

带价值观的文艺是联通哲学观念与大众文化的桥梁,是把知识转化成文化观念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艺术能够在人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还能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文艺本身又是最具个性、最离不开自由的社会活动。这使得文艺格外适合于传播观念、塑造信仰。没有文艺,哲学观念难以变成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价值观。只有学术,没有文艺,是不会有文艺复兴的。所以,即将到来的中国文艺复兴一定是而且必须是一场通过文艺来传播的文化运动。学术与思想繁荣是文艺复兴所必需,但是,没有文艺,就没有文艺复兴。

值得提醒的是,文艺复兴,不是文化复古。文艺复兴虽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为旗帜,但实质上是为了建立新思想和新文化。文化像人类自身一样是演化而来的。任何新文化都一定能够从既有的文化遗产找到种子、找到养分。文化不过是人性的再现。凡是人性中所蕴涵的,在文化中一定有积淀。文化擦不掉,就像人性改不掉一样。没有全新的人性,当然也就没有全新的文化。所以,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种成分的继承和放大。文艺复兴不是要复古,而是要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普世价值,同时让普世文化在本土传统中扎下根来。

中国有过文艺复兴吗?

关于中国是否发生过文艺复兴,有过很多争论。有的人说,有!不仅有,而且从先秦、汉唐,到宋明、清末民初,发生过多次。如果把文艺复兴看作是通过重新发掘、肯定古典文化来确立人的价值,来发现个人,那么,文艺复兴从来没有驻足于中国。中国也许有过文艺繁荣,出现过好作品,但是,中国没有成功的文艺复兴,只有文艺复兴的尝试。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影响最深的思想文化运动应该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这场完全由民间发起、民间主导的思想文化运动从观念上进一步瓦解了持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社会,推动了人性的解放,引进了民主科学等现代概念,初步普及了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观念。即便如此,经历种种历史关口,个人的主权者地位在中国仍未被确立,普世价值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联性,也未真正建立起来。文艺复兴向我们证明了一个貌似悖谬的道理,创新只能通过复兴才能实现。而这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们根本来不及明白的道理。文艺复兴成功的标准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是否已经渗透到大众文化中并成为主流价值观,是否已经转化为主导性的政治法律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运动显然并未达成这一目标。

未竟的事业必须要完成,中国今天仍然需要有场成功的文艺复兴。这样才能对今天的和未来的每个中国人有个交代,对历史上那些致力于张扬个人价值的人有所交代,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所交代。

文艺复兴,条件何在?

中国一直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可是直到今天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备发生文艺复兴的条件。今天的条件也许不是绝对成熟,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成熟。

欧洲文艺复兴的最根本原因是发达的商业,即市场经济的萌芽。文艺复兴因市场经济

萌芽而起,又服务于商业文明。文艺复兴不是孤立的,没有市场经济,文艺复兴不过是句口号。中国的今天有比上个世纪初更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商业文明的浸润。导致“发现个人”的社会经济条件正在形成。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自由空间给思想和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温室。市场经济所孕育的中间阶层日益茁壮。互联网和市场经济所带动的全球化推动中国人与全球互联互通,使中国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都有可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向内走得更深、向外走得更远。

事实上,中国已经悄然处于一场新人文运动的前夜,中国的文艺复兴甚至正在悄然来临。中国从未如此接近过一场即将到来的真正的文艺复兴。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文艺复兴前夜的热身动作,从对古典的着迷,到个人自主意识在一部分人中的初步觉醒、再到文艺的民间化,而且躁动热切的个人无处不在。由于传媒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一个自我解放的时代正在到来。伴随着互联网而兴起的个体传播,将是中国新人文复兴运动的新景观。

毋庸置疑,中国人需要重建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通过文艺复兴才能重建文化自信。文艺复兴首先是普世价值的文化寻根。只有确立、发现并承认个体的价值与尊严,才有可能找回文化自信。当时的意大利和欧洲,只能从自己固有的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和人文传统中寻找支援力量。今天的中国既可以内引自身的传统资源,也可以外联西方的人文遗产。因此,中国文艺复兴的目标是发现个人,方法不是复古、不是媚外,而是内部发掘外部引进。

天地之间,个体为尊!只有个人的站立,才有中华的真正站立。西方的崛起和繁荣,首先要归功于文艺复兴运动,归功于个人的觉醒。中国的落后首先要归因于个人和个体意识长眠不醒。中国需要一场文化风暴,需要一场文艺复兴,需要一场新人文运动来唤醒沉睡了几千年的民众!唤醒的目的是为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

只有观念的进步,才有社会的真正进步。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有一段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人类前进的每一步,表面上是靠脚带动的,实际上却是由思想驱动的。而任何思想首先都是个人的,而不是集体的。文艺复兴的贡献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不幸,一个文明的衰落,归根结底是失去了思想的驱动力。对中国来说,这样的驱动力有待进一步解放。

在即将到来的观念变革风暴中,当个体本位的思想闪电击断无形镣铐,当反人性的恶之花不再绽放,“我”就会从“我们”中凸现出来,个体的价值与尊严,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的;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如果先天没有获得,那就在后天争取;如果过去没有获得,那就从现在开始争取。这片土地上的文艺复兴,这个国度中的个人觉醒与人文精神的确立,已经晚了500年,还能更晚吗?(作者单位: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浙江台州5千名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调查

新华视点

  浙江省台州市最近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截至目前,台州市所属椒江、路桥、黄岩三个区已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  考上大学,当一个城里人,曾经是无数农村孩子的梦想。放弃城市梦,重归田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

  一段时间以来,每天一大早,椒江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前,都簇拥着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些来自台州农村的历届大中专毕业生,是来办理“非转农”手续的。今年24岁的崔国利顺利拿到了“非转农”准迁证,显得十分开心:“经过4个多月的等待,现在终于拿到准迁证,很快就可以将户口迁回村里了。”

  历来被人们轻贱的农村户口如今竟成了“香饽饽”,以至椒江区政府不得不在今年5月1日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实施办法》,规定1995年及以后毕业(肄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办理“非转农”手续,将户口从城镇迁回原籍农村。但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未曾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和区(县、市)属集体企业正式录用;迁出时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原籍农村。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9月路桥区率先畅通“非改农”渠道后,黄岩、椒江两个区随后跟进。截至目前,这三个区已为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非转农”手续。

  椒江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主任杨椒君告诉记者,仅椒江区目前就为18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非转农”手续,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回原籍农村落户后,与当地村民享受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她说。

  “城市生活压迫得我透不过气”

  2005年7月,崔国利从江西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椒江,由于工作难找,在一家农产品检测中心干起了临时工,月工资1000元左右。

  “城市生活压迫得我透不过气。” 崔国利给记者算了一下自己在城市生活的成本:一个月房租费300元,餐费300元至400元,衣服、鞋之类的开销不算进去,每个月工资已所剩无几。“工资低,解决温饱问题还差不多,想买房子留在城市简直是天方夜谭。”他说。

  “虽然拥有城镇居民身份,但高房价、高消费的城市生活使很多农村大学生的城市梦依然遥不可及。”椒江区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陈再灵说,由于在城市呆不下去,一些原籍在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无奈之下产生了“不如归去”的想法。

  毕业于宁波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的杨海青告诉记者,她在椒江区的一个工厂里做会计工作都快3年了,到现在连劳动合同都没有签。工资少得可怜,在城里生活一点保障都没有。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吸引力在不断增长。路桥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主任刘巧婵说,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土地在不断升值,一块位置稍好的宅基地就值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还为村民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每个月还发给困难村民几百元最低生活保障费。这对于在城市陷入困境的大中专毕业生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崔国利说,当一个徒有虚名的“城里人”,不如当一个农民实惠。当农民至少能分到土地,土地如被政府征用,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即便土地没有被征用,起码可以种田、种菜,不用担心温饱。“现在政府又在规划新农村建设了,留在农村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他说。

  “新知青”返乡现象说明了什么

  争相“非转农”的大中专毕业生被一些人称作“新知青”。“新知青”返乡现象说明了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剪刀差”逐步缩小。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差别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了。当城市的高消费和缺乏保障让一些低收入阶层无法忍受时,农村的发展则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这些在城市里待不下去的大中专毕业生,可都是农村里走出去的精英。”陈再灵说,让他们“非转农”,回到农村创业,就是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支生力军。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班茂盛副教授认为,大中专毕业生争当农民,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吸引力,也折射出房价高企、社会保障不足等“城市病”。“非转农”不仅解决了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然而,记者了解到,由于“非转农”牵涉到农村利益的重新调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政策空白、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与原籍地农民间在承包土地等方面的利益之争等。浙江省公安厅户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非转农”因为牵涉的利益众多,公安部门原则上是控制的,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政策。

  一位因不符合条件未办成“非转农”手续的青年对记者说:“要是没有城市、农村户口的限制多好。早就听说户籍制度要改革,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呢?”

历史没有义务让人泪流满面(zz)

作者:连清川

从小学五年级起,我开始读史书,虽然有太多的东西读不懂,却饶有兴趣。

可越是长大,越不敢读了。在我当时的心里,只有两种史书:正史和野史。正史比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或者凯撒的《高卢战纪》、希罗多德的《历史》之类。因为它们太要求精确,一面又太有教化、训导的诉求,让我这个门外汉总觉力有不逮。索性不看。

倒是野史面目可亲一些。不过看野史也累得很。比如名气很大的《清稗类钞》,有如在蒙古草原上寻找大的金块:也许能找着,但太费时、太费力了。再如某些宋明遗臣的作品,每每有如破口大骂,毫无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我不是学历史的,没必要从这些愤怒的唾液寻找史料,只好作罢。

至于一些现代史家的作品,比如郭沫若《中国史稿》、《吕著中国通史》、《美国建国历程》什么的,依然挺头疼,令我怀疑,自己是否有“史书综合症”。

可是,后来我发现了有一些书,有时看起来不太像严肃的史书,倒重新撩拨起我对历史的爱恋,这类史书,我自己谓之“另类历史’——看似偏颇,却充满理性又往往一语中的。

我发现的第一本“另类历史”,是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找来读的原因,是这本书被很多人骂作“污辱中国历史”,于是我就想了解这个人到底怎样污辱咱们“悠久、灿烂的历史”。看后得出的结论是:他毫不留情地揪出了中国传统中把“政治”灌进每个中国人的脑袋,使每个人变成皇帝手中的一把剑、一支笔和一把锄头的故事。觉得挺解恨。可是又想,柏杨骂得太厉害了,就那么简单吗?

大学时教某概论的老师让大家看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很抵触。老师让看的,能好吗?比同学们滞后了两三个月。随手拿起来一翻,就一口气读了两遍,差点没哭出来。原来中国人如此地挚爱它的道德,就如鲁迅先生所言:“十年价软刀子割头不觉死。”当那些后来横扫整个世界的小小班牙、尼德兰(荷兰)思考着如何用数字来管理一个国家时,万历用自己的性无能的道德对抗着朝臣,对抗着中国的命运,而思想界先锋李贽,仍然醉心于让自己的一无新意的“创造”性儒学登上皇帝的经筵,去统治迷醉在三从四德中的民众。

我于是又寻找到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它把我对历史教科书的概念击得粉碎。

或许我并非对中国的历史一无信心,因为我看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你可以简单地把他当作一本传记来看,而我却偏偏在其中得到了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在《犬耕集》中表述的一致感悟。“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精神,或许是我们这些爬格子、玩公式、画图形的人的一条可以退守的阵地,无论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还是“一切向钱看”的时代。

年内得了一套法国人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人与物》,不禁又击节赞叹。布罗代尔的历史很琐碎,他在上册里几乎只写人口数量在长时期的变动,读惯了“靖康耻”的人会问:“这对历史有什么用?”不然。人口的变动,无论从原因上还是从结果上,都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布罗代尔的《资本主义论丛》更绝,干脆有1/3篇幅讲1450—1750年的价格。每一个细节,都是理性的基因。

“另类历史”的作者,既有职业历史学家,也有非职业的。柏杨和林语堂都是搞文学的,但他们一贯坚持的某种理念使他们无可选择地冲进历史,却修得挺好。而职业的史学家黄仁宇和布罗代尔,却是因其一贯的“另类”,使他们从正史、野史的窠臼中跳出来,换一个眼光来审视历史。

不是每一场战争为道德而开,不是每一次演讲为道德而论,不是每一粒种子为道德而播,这是我从“另类历史”中体悟到的。

南方周末

来一场中国体育的鸦片战争(zz)

来一场中国体育的鸦片战争
薛涌

在我看来,中国人要是真的体格强健,先要来一场体育中的鸦片战争,彻底废掉那些中国人不玩的项目,别跑到没有水的地方和人家比游泳,就盯着大家最喜欢玩的项目和别人比。这样,金牌少一点,但是也更真实一点:金牌能说明我们中国人什么行,什么不行。———薛涌

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上已经赢了一箩筐金牌,国人感觉很好,大家暂时忘记了中国足球连一个中东弹丸小国也踢不过的“亚洲二流”的创痛。在这个意义上说,亚运会就是中国体育的鸦片。

为什么这么说?体育的精神是竞争,竞争的前提是公平。比如足球,在亚洲各国大多是国球,大家都玩,然后聚在一起比“第一爱好”,这里就有个公平。可惜,在这种公平竞争中,中国还玩不过人口不足我们百分之二的国家。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历史上,中国就屡屡被人口是我们百分之一二的民族所征服。

这么大的国家玩不过人家,自然没有面子。于是想出一些办法:玩人家不玩的,然后再和人家比。比如你练了几年长跑,突然找一个从来不跑步的人比万米,能不赢吗?这也是当年我们搞女足的原因。在别的国家,女足不过是女孩子们课余活动活动而已,我们则动用国家力量,挑选身体素质超强的运动员,组成职业队,训练有日,然后跑到人家的学校里,和匆忙组织起来的刚刚在教室里放下书本的女孩子比高低。人家受宠若惊,我们也杀得对方片甲不留,自尊心大满足,还差点拿了世界冠军。后来人家觉悟了,觉得这玩意儿值得好好练练,哪怕是业余的,也要多花些心思。结果,人家一认真,中国女足马上成为二流。

看看亚运会,就更有意思了。比如,我们拿了一大堆射击金牌。原因是什么?人家不跟我们练。在大多数国家,射击都比中国普及。看看当今的伊拉克,那里谁不会打枪?但是一天到晚为运动会练射击,却没有几个傻瓜会干。结果我们赢了。毕竟,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一人一分钱,就是不少经费,够经营许多稀奇古怪的体育项目,和不肯这么莫名其妙地花钱的国家一比,肯定旗开得胜。可是,不管是射击也好,射箭、击剑也好,我们拿了金牌,说明什么呢?难道中国人这方面强于他人吗?肯定不是。要是普通中国人这方面素质稍微好一些,当年也不会被人口是我们百分一的异族征服。哈哈,我们一百个人还打不过人家一个!

中国人喜欢这样过瘾。比如,传说中那些武艺高强的英雄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我看是宋代,什么杨家将,三国英雄等等,都从那时的说书开始,到了明清小说而大盛。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国民武术水平高,而是我们的兵连米也抬不动,根本不堪一战,所以搞出这些名堂做梦,自我安慰。现在的武侠小说,功夫电影,同样是如此。有本事真挑战世界拳王给大家看看?亚运会也是类似的货色。在没有什么对手的项目上投资,在没有对手的地方竞争,最能够虚构出一些辉煌来。中国人大多数一辈子没有碰过枪,但是射击冠军一大堆。中国人几乎人人骑车,自行车运动却不登大雅之堂。不过,我们永远有个梦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够征服世界。有这种幻想的人,当然在吸毒者中最多。

在我看来,中国人要是真的体格强健,先要来一场体育中的鸦片战争,彻底废掉那些中国人不玩的项目,别跑到没有水的地方和人家比游泳,就盯着大家最喜欢玩的项目和别人比。这样,金牌少一点,但是也更真实一点:金牌能说明我们中国人什么行,什么不行。

当妇联里没有“小姐”的时候(zz)

当妇联里没有“小姐”的时候…
——全国妇联为何要急于和“小姐”划清界限?

萧 锐 (http://gudengtubi.blog.sohu.com//)
酸枣刺评论:www.sxszc.com

深圳公处涉黄人员引发的媒体论争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面是舆论的千夫所指,一面却总是有关部门的闪烁其辞。今天,又跳将出一个全国妇联!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针对境外媒体关于“全国妇联就深圳警方公开处理涉黄人员事件向公安部提出内部抗议”的报道,全国妇联有关负责人回应道:“全国妇联之前没有表态,目前也不打算对此表态,更没有向公安部交涉提出内部抗议”。

好家伙,好一个“之前…目前…也不打算”!一句话就跨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看来政府近年来着力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初见成果了,说话越来越严密了。可是,笔者实在不明白,作为基本职能就号称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全国妇联为何急于表白没有为“小姐”说话?是嫌她们脏吗?还是又怕“被敌对势力利用”?是内部协调不一致,说了话又后悔?还是本身不作为后不敢无功受禄?笔者想要质问全国妇联:涉黄妇女就不是妇女了?她们难道不是“中国妇女的一部分”?

当妇联里没有“小姐”的时候,工会里就可能没有“闹事”的工人,消协就可以公然拒绝“王海”…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开始,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未来!

在现在中国的特色国情下,作为准行政机关的全国妇联(包括工会、消协等等所谓的“社会团体”),领国家俸禄,花纳税人的钱,代行一部分行政职能,怎么可以随随便便把一部分应该属于自身“团结”范围的群众踢出圈外?而且,全国妇联此次表态实在也是太不明智了:行政不作为也就罢了,既然有媒体“道听途说”地把功劳硬往自己身上安,还不快点借坡下驴去弥补一下先前的失语与缺位?再接着,由全国妇联组织和发起的针对深圳警方的公益诉讼…那该会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而且开先河、树典范的结局啊!全国妇联,真是放着体面不要,硬要碰个灰头土脸!妇女权益受到侵害,妇联都不说话谁说?妇联都不为妇女作主还能靠谁?

看看赫然登在自家网站上的全国妇联章程,那煌煌五大款所谓的主要职能,有几项是能作并且可以做好的?试问,今日把“小姐”踢出妇联之后,明天会不会就该轮到上访妇女了?接下来还有艾滋妇女…妇联可以选择人的性别,这是一个可怕的开始!一贯倡导“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全国妇联,在深圳涉黄人员公处事件中恰恰体现出的却是极端的不自尊、不自信、不自立,更奢谈“自强”!该你说话你不说,你怕什么?等你帮助你不出手,要你何用?难道跟工会一样也去发电影票吗?

妇联是干什么的?妇联应该干些什么?妇联现在又在干这些什么?原本很清楚,现在却糊涂了…们依然相信那个必然到来的妇联(不仅仅是妇联)转型与重建,还有工会,还有其他…

2006年12月11日于并南山大

相关新闻:
全国妇联否认曾向公安部交涉深圳公示涉黄事件
http://news.sohu.com/20061211/n246938621.shtml
地址:http://star.news.sohu.com/20061211/n246946747.shtml

不是李湘的堕落,而是学术的堕落(zz)

不是李湘的堕落,而是学术的堕落

顾则徐

李湘当教授了。据报道,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聘请李湘当了客座教授,李湘已于前天晚上第一次登上了讲台。这些年,聘明星做教授似乎成了流行,有安徽大学聘牛群、国防科技大学聘赵本山、海南大学聘水均益、北京大学聘成龙、南开大学聘唐国强、西南民族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聘周星驰、海南师范学院聘曾志伟等等。这种风气所反映出的不是大学的进步和开放,而是证明了学术的堕落。

教授是个学术职位和职称,其基本性质是学术研究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明星是什么呢?明星是实践者,是相关专业教授的研究对象。教授与明星,教授是理性,明星是经验;教授是研究者、教学者,明星是实践者、学习者。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说,教授比之明星通常缺乏成就和经验,甚至是实践外行,但明星的成就和经验并不等于学术的成就,而是需要教授予以理性研究和提升,因此,让明星做教授就如同让教授做明星一样荒唐,是社会角色的胡乱错位。

学术与实践的区别是一切学科共同的特征。抗战时期,朱德建立了军委高参室,以提高共产党军队的战略决策水平和战术水平,所聚集的人才基本都来源于国民党的中、高级军官,具有很深厚的军事学修养,但这些人并不等于是优秀的战将。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不少教官原来是国民党将校,一些做学生的解放军中高级将领很不服这些手下败将,刘伯承不得不做很多思想工作。这些教官是战场上的败者,但解放军将领做他们的学生,军事水平可以得到大大提高,反过来,刘伯承不会根据战功,让一些缺少学术素养的解放军将领做教官,从而败坏基本的军事学研究、教学原则,使学术堕落。

明星教授的接连出现,不是明星的堕落,而是学术的堕落。因为学术堕落,所以,大学便可以放弃学术原则,混淆学术、教学与实践的区别。准备聘请李湘当教授的罗院长是这样说明理由的:“李湘年纪虽轻,但却有着长达10年的专业经验。据我们了解,李湘从北广毕业后,成功主持了《快乐大本营》和《超级女声》,10 年来,她主持了上千场各类专题晚会,可以说在播音主持专业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同时,李湘的主持风格独树一帜,仅从播音主持专业来讲,我们聘请李湘担任客座教授,可以说实至名归。”这个理由里,根本没有分清经验与理性的区别,没有分清经验与学术的区别,是把李湘的《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看成论文了。

当年,北大蔡元培聘请陈独秀,虽然陈独秀是个文章名家,但依然遭到很多学术人士的批评,毕竟,时政文章与学术是很不一样的。如果蔡元培用陈独秀的文章地位说服反对者,那就是蔡元培不懂学术和大学管理,或者是懂而堕落,蔡元培就不是蔡元培了。蔡元培说服大家的理由,是陈独秀对小学的研究能力和成就,是陈独秀的学术成就。今天聘请明星当教授的院长们,能像蔡元培聘请陈独秀那样用陈独秀的学术成就而不是文章名气当理由吗?没有,一个都没有,他们说不出明星们的学术成就。

罗院长,以及其他那些热衷于请明星当教授的张院长、李院长之类,他们的思维不是孤立的,而是我国长期学术混乱的结果。这种思维可以追溯到大跃进时期,大学跃进,各种名义的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地挂牌子,不要考察学术能力,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做研究、站讲台了。这种思维在“文革”时期达到了鼎盛,真正的教授成了学生,或者只能扫地、扫厕所,锄头挥得好的可以做农科教师,榔头敲得好的可以做工科教师。本质上,请明星做教授与请挥锄头、敲榔头的做大学教师在思维方式上完全一样。更堕落在于,那时是政治的被迫,今天则是校长、院长们的自觉,这种自觉更是学术精神的灾难。

2006-12-07

核心期刊潜藏巨大利益链 学术评价机制弊端凸现(zz)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琰/上海报道


  作为代表一国学术水平的核心期刊,一旦陷入利益纷争的泥潭,必然会走向公平竞争与学术清明的反面,荼毒学风,贻害无穷


  在国内的学术界,有这样一个术语与科研成果、晋升职称、评奖、聘用、学位、高校排名等密切相关,那就是--"核心期刊"。同样是这个词,也与学术腐败、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学术界不良风气关系甚密。以"核心期刊"为中心,有一群人游走在学术的灰色地带,串联起一条巨大的利益链。


  核心期刊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为什么学术界普遍对国内的核心期刊现状表示不满,却不得不遵循其中的潜规则行事?本刊记者针对国内学术界的中文核心期刊现状等问题调查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悖论:虽然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所规定的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科研能力,以及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与学位直接挂钩的做法,是有违学术规律的,应当取消;但是,他们对于取消这些规定后学术评价标准的走向却感到迷茫。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处在"核心期刊"这个巨大利益链条之上的一环,核心期刊在有着种种弊端的学术评价机制面前,毕竟给学术圈提供了一个貌似公平的竞争平台。


  核心期刊的生财之道


  "在SCI上所列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从来就没有收取版面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但是现在国内很多自封的'核心期刊'却明目张胆地要版面费、审稿费。"


  国内的核心期刊收取版面费已经从刚开始的"地下规则"变成了现在的"明码标价"。在调查中本刊记者发现,核心期刊版面费的多寡是根据该期刊在学界的影响和地位来确定。一般说来,核心期刊的增刊,每个版面大约在300~600元;而如果是核心期刊的正刊,就需要800~1000元,一些知名大学的学报以及有影响的专业核心期刊中,有的版面费高达5000到8000元,甚至更多。


  目前国内诸多高等院校都有明文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硕士生要求发表1~2篇,博士要求2~3篇,否则不予颁发学位证书。这些论文少则两个版面,多则五六个版面,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为了毕业发表论文要花费的版面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核心期刊的主办方从版面费中牟利更是显而易见的。本刊记者查阅了《江汉论坛》2005年的一期增刊,上面一共发表了123篇论文,大多数论文是两个版面,按每篇文章最低500元计算,这一本增刊就能赚6.15万元,版面费更加高昂的正刊所攫取的利益可想而知。


  何祚庥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办刊物的人由此看到了经济效益,他们都受到利益驱使,绝大多数核心期刊收取的版面费,最后都变成了福利费或者奖金了。这些福利费和奖金额度很大,要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收入。刊物内部有这样一个激励机制在引诱着他们,因此,要想动摇核心期刊目前的地位就很困难。因为期刊社编辑们从中收益十分丰厚,他们指望靠版面费来改善生活。"


  杨教授是山东某师院的教授,目前他也是《XX文学》外聘的审稿编辑,他对本刊记者说:"最近《文艺理论与批评》的一个女编辑一直给我打电话,说我的文章不错,如果有课题经费的话,就花三四千元买两个版面支持她。她说这个月的版面目标还没有完成,差一点也拿不到奖金。"


  全国的核心期刊数量就1000多本,每期能够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固定,但是等着发文章的人却逐年增加,需求量如此之大,期刊社不能眼看着到手的钱不挣,于是就应运而生了多种生财之道。他们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版面为手段,版面扩大了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版面费进账。


  杨教授跟本刊记者讲:"从去年开始《XX文学》把关键词、摘要等论文必备的部分都删掉了。当时,我向编辑提意见,但是他们不听,说这样可以节约版面。最初他们还想把作者单位都省掉,我说不标明单位让人家怎么评职称啊?他们回答说,标清单位干什么?有的作者单位是'XX师范学院'、'邯郸X学院',这样低档次的学院放在我们杂志上,不是丢我们杂志的脸吗?开个用稿通知就可以了。这让我觉得很滑稽"。这样的情况不仅在《XX文学》上出现,很多期刊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以书代刊",是杨教授给本刊记者讲的又一个核心期刊的生财之道。"因为人们一看到'增刊'二字就觉得不舒服,所以编辑们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增刊'也能登大雅之堂,于是额度很大,要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收入。刊物内部有这样一个激励机制在引诱着他们,因此,要想动摇核心期刊目前的地位就很困难。因为期刊社编辑们从中收益十分丰厚,他们指望靠版面费来改善生活。"


  杨教授是山东某师院的教授,目前他也是《XX文学》外聘的审稿编辑,他对本刊记者说:"最近《文艺理论与批评》的一个女编辑一直给我打电话,说我的文章不错,如果有课题经费的话,就花三四千元买两个版面支持她。她说这个月的版面目标还没有完成,差一点也拿不到奖金。"


  全国的核心期刊数量就1000多本,每期能够发表的文章数量也固定,但是等着发文章的人却逐年增加,需求量如此之大,期刊社不能眼看着到手的钱不挣,于是就应运而生了多种生财之道。他们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版面为手段,版面扩大了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版面费进账。


  杨教授跟本刊记者讲:"从去年开始《XX文学》把关键词、摘要等论文必备的部分都删掉了。当时,我向编辑提意见,但是他们不听,说这样可以节约版面。最初他们还想把作者单位都省掉,我说不标明单位让人家怎么评职称啊?他们回答说,标清单位干什么?有的作者单位是'XX师范学院'、'邯郸X学院',这样低档次的学院放在我们杂志上,不是丢我们杂志的脸吗?开个用稿通知就可以了。这让我觉得很滑稽"。这样的情况不仅在《XX文学》上出现,很多期刊都出现了这种现象。


  "以书代刊",是杨教授给本刊记者讲的又一个核心期刊的生财之道。"因为人们一看到'增刊'二字就觉得不舒服,所以编辑们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增刊'也能登大雅之堂,于是老师"。这则征稿启事在其他网站上也有,他所代理的期刊多达数十种。


  据杨教授说,国内大部分核心期刊都是由一些广告公司承包。这些广告公司定期到高校去征稿、组稿,他们特别瞄准的是师院一级的学校,找一些副教授以上的人来拉稿子,这些人更急于发稿。"外包的情形在中国期刊界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因此才会出现刘老师这样"神通广大"的代理。


  为了进一步了解核心期刊代理的情况,本刊记者又在网站上找到了一个安徽自称为张编辑的男士。他对本刊记者说:"我这里代理了很多期刊,你看看你需要什么期刊。"当听说记者要发表文学类的稿件后,他立即给记者提供了三个选择:《科教文汇》、《文教资料》和《安徽文学》,并说明只有《科教文汇》是南京大学版的核心期刊。他还说,他联系的刊物,保证没有增刊,"我们只做正刊,一个版面600元。但是,最快也要明年2月份才能发。其他期刊,比如《江汉论坛》、《北方论丛》等都已经排到明年5、6月份了。"


  就是记者跟张编辑敲定好的这本《科教文汇》杂志,在另一位北京的期刊代理那里却成了非核心期刊。这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女士一听说《科教文汇》,立即以一种嘲笑、蔑视的语气说:"《科教文汇》是什么核心期刊啊?我们根本都不做这个,太烂了。人家说是核心期刊就是了吗?你不会上网查查吗?开玩笑!600元钱发核心期刊,怎么可能?要是能发的话,给我发10篇吧!"而她给记者提供的西南某大学学报,一个版面费就高达3800元。


  本刊记者专门查了这本由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科教文汇》,发现它既不在北大版也不在南大版所收录的核心期刊目录之内。


  外包组稿的触角更深入到学校内部,在全国各高校的BBS论坛中,诸如"优质核心正刊征稿"、"优秀期刊征集文稿"的帖子随处可见。本刊记者在上海某高校的BBS上找到了一条征稿启事,按照上面所留下的电话拨打过去,接电话的竟然是一个本校在读的硕士,当记者以学生的身份提出要发表论文时,他很无奈地说,目前手头上只有两本刊物,而且都是增刊,一本是《船山学刊》,是综合类的期刊,另外一本是财经类的《财经界》。版面费都是450元/版,一版约两千字。丁同学说,他做校园的组稿代理已经有一年了,最初是因为他的一个朋友在做期刊代理,要他在学校帮忙发些征稿信息,从中能够拿些提成。"但是组稿代理赚钱并不多,因为我手头上的杂志太少且都是增刊,所以想在这上面发论文的人不多。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发五六篇,每篇文章我能赚30元。反正我不把它当成'主业',就这样做着。我的朋友是我的'老板',我组来的稿子都要经他手再转到期刊编辑那边去。"


  像丁同学这样的校园组稿代理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存在,他们一般是通过朋友的介绍从事这方面"兼职"的。在网站上,记者随机找到了一个湖北武汉的期刊代理,跟他说想做某某学校的组稿代理。接电话的李编辑很快就答应下来,当问及如何计算酬劳的时候,他给记者提了两种选择方案:第一种,他们给出一个底价,让代理自己去做,超过底价的收入归代理所有;第二种,不给底价,价格由他们规定,然后代理按照这个价格组稿,从每篇稿件中给代理提成。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在校的学生都表示校园的组稿代理在客观上是为他们服务的,因为现在国内的期刊种类那么多,并不是所有的期刊都能供在校的硕士、博士发表论文的,因此有了校园组稿代理,跟核心期刊社的联系就便捷很多,而且投中率也很高,几乎是一投即中。



  为了毕业疯狂发文章


  对于高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而言,在他们入学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要想顺利毕业,不仅要完成学位论文,而且还要在SCI(《科学引文索引》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或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虽然《国务院学位管理条例》上并未做出如此规定,但各学校之间似乎较劲一般非要在这方面拼杀一番不可。当然,目前也有一些院校已经相继取消了这种规定,诸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但在更大的范围内,这个规定还是被普遍地执行着,结果逼得学生愁眉苦脸、怨声载道:不仅要花精力写文章,还要花钱发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的陈博士今年九月份已经升入博士四年级了。他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学校规定我们这个专业的博士必须发一篇SCI或者EI(《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 Index),和两篇中文核心期刊,也就是一篇国外的,两篇国内的才能毕业。但说实话,我们这个专业要想在博士三年之内既完成学位论文,又发三篇核心,真的是很难。而且有些导师的要求比这个更高,他会要求你发更多的文章,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这个专业的博士基本上都读四年,甚至更多。我的一个读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师兄,现在已经读到博士的第九个学期了,他论文答辩刚结束。这个师兄是他们班第二个毕业的。事实上,我们交大的博士都应该是三年制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发论文耽误了。"


  华东理工大学的车博士对本刊记者说,因为学校有硬性规定,所以他们在读博士期间必须多发论文。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使得他身边的同学包括一些老师在做学问的时候都显得特别浮躁。他说:"因为受到及时思想的驱使,使得我们所做的东西都不能够很深入,有些结论下得过早,就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除了学校的硬性规定,一些导师对自己的学生要求更高,同样是SCI的期刊,影响因子(评定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指标)1和3差距就很大了,对于我们而言在SCI上发文章已经是个最基本的要求了,现在倒是对我们的要求已经细致到影响因子了。"


  车博士还说,各个专业和研究方向不一样,发文章的机会也不一样。比如偏应用的学科发文章就要比基础学科难,有的专业让他发一篇SCI真的很困难,但是研究生院却对所有的同学一样要求。


  相对理工科的同学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发表论文难度就更大了。何祚庥院士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北大中文系等文科院系取消了核心期刊与学位挂钩这个规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国外的人文类期刊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一味地要求学生必须发论文才能毕业的话,那就会助长歪风邪气。


  但还是有更多的高校没有取消这个规定,那里的硕士和博士们仍然在为发表一篇论文而上下求索。南开大学中文系的于博士说:"我们和核心期刊的关系简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学校要求博士生必须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才能毕业。上个学期我把一篇论文像撒网一样地投到我所知道的各个核心期刊编辑部,上个月收到了西南某大学学报的用稿通知,说我的论文已经通过了匿名的评审,可以发表。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发表还不能确定。交版面费我心里有准备,但是如果交得太离谱我就无法接受了。我的论文有一万字左右,我所能承受的最高金额是5000元,再多我就不发了,没办法。"



为了奖学金疯狂发文章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吾金给本刊记者讲了一个聪明人的故事:有个学生花很多钱到处发文章,到了学校评定奖学金的时候,因为他发表的文章数量多,就能顺利地评上奖学金。然后他就能用奖学金的钱来填补他所付给学术期刊的版面费。


  记者在调查的过程中,的确找到了一位这样做的同学。小奇很自豪地对本刊记者说,前几天他刚联系了一个核心期刊,已经发给他用稿通知了。在硕士阶段他已经花钱发了四篇文章。当问到他为什么要花钱发这么多文章时,他说:"当然是因为发文章多,可以评奖学金了。我算了一下,花钱买版面费发文章,就能评上奖学金,奖学金的钱基本上跟版面费差不多。虽然从中我没赚到钱,但是,我可以在我的简历上添上'获得某某奖学金'和'在某某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等光鲜的一笔。总体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本刊记者发现,无论是北大、清华还是复旦,高校对于奖学金的评定中都有一栏是要求学生填写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在哪个期刊上发表。如果是核心期刊分数就会比较高,数量越多分数越高。这个分数在奖学金的评分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因此,才会出现小奇这样的情况。不仅是在奖学金的评定上,就是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发表过多篇论文也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科研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俞吾金教授表示出了强烈的担忧,他说,实际上这些版面费最终还是由学校来承担了,是学校花钱买版面,养活了这些核心或非核心的学术期刊。


  为了职称疯狂发文章


  学生们为了毕业、求职而花钱发文章,教师和科研人员们则是为了更高的"目标"才疯狂追捧核心期刊的。


  目前,在全国众多高等院校里,以量化指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已经成为行政部门管理的重要方式和基础。这种考核与每一个教师的利益直接"挂钩":对个人来说,直接涉及晋升职称、科研经费、申请科研项目;对学科来说,关系到申请学位点、申请项目经费等;对学校的各级领导,则意味着政绩和升迁的机会。而在这些量化的评价标准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多少文章,出版过多少著作;获得多少以及哪些级别的学术奖项等是最为重要的几个指标。


  某高校规定,有资格申请教授职称需具备以下条件:独立撰写并出版一部15万字以上高水平学术专著或参编21世纪课程教材和研究生教学用书,


  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项: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8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上发表5篇以上学术论文;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校认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一类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校认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二类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


  年底将至,新一轮的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等工作又将开始。"我最近正在帮我以前的同学和朋友代写论文,不仅要帮他们写,而且还要帮他们找地方发表。以前我也帮别人写过、发过,他们很多已经评上了副教授、教授。"杨教授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代写论文、抄袭剽窃、强占学生论文等现象近几年一直被媒体曝光,但在很多地方这样的做法并不为人所耻。华东理工大学的车博士说,他们发表的论文在写作者的时候经常要加上自己导师的名字。车博士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学生发表的文章,在老师评职称的时候,就完全可以算作他的科研成果。这就叫做'利益共享'。我们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即便是导师对于我研究的课题没有多大帮助,也一定要署导师的名字。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一定要这样做,但是大家一直都这样延续着这个规矩。"


  他还说,如果导师是院士,或者长江学者的话,那把他的名字放在作者的第几位他肯定无所谓;但是如果导师名气还比较小,或者还在努力地评职称,那他就会比较看重这个排名顺序,也比较关注学生科研成果。


  无论是抄袭剽窃还是强占学生的科研成果,最终的一个环节都是要找个核心期刊来发表。杨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学校或者院系请一些权威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者说了算的编辑到学校作报告,以付邀请费和报告费的方式来拉拢核心期刊社的主编、编辑们。


  "前几天我们单位专门把《文学XX》的副主编请到学校作报告,因为我们古代文学要申请硕士点。给了他28000元的讲课费。有了这28000,他们杂志就答应给我们学校领导和老师发表论文数篇,以后学校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的时候,这些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会大有用处的。"杨教授对本刊记者说。


  除此以外,杨教授还给记者讲了很多种拉拢核心期刊的常用和最新手段。方法一:高校作为期刊的赞助单位,比如一次赞助六万元,期刊就要为这所学校留出六篇文章的版面来;方法二:比较小的学校,某学院的院长们,


  他们有权力支配资金,为了申报学位点就帮着自己院系的老师发表文章。于是,打着科研出版经费的名目拨一些资金在某期刊上开个专栏,自己的老师一人发一篇,这个钱要比版面费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杂志社当然很乐意,而且这个办法非常隐蔽;方法三:学校出资金给杂志社让他们花钱邀请一些知名学者一起发两三篇文章,一起吹捧某校某系主任或者副主任,比如开个专栏叫"某某某文学评论专栏",大家对于该主任的学术观点进行建设性、理论性地鼓吹,这样既推出了一个文学评论新人,又让学校名声大噪。《XX文坛》采用的就是此方法。杨教授所列的方法还只是冰山一角,他说为了发文章,小到教师个人,大到院系学校都绞尽脑汁,办法也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那些已经被收录在各种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期刊们,立即以最为醒目的标记在期刊的封面上印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几个字,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因为核心期刊在国内学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有特殊的作用,它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才有那么多期刊不择手段使自己晋升为"核心期刊"之列。


  北京大学图书馆蔡蓉华老师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主编,她主编的这本《总览》是国内现行的各类期刊评定中最为权威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她告诉本刊记者,在评定期刊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指标是必须要参考的: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国际通行的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客观和公正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蔡老师说他们发现这些指标也很不可靠。就拿文摘量来说,国内的权威文摘刊物已经很少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高校学报文摘》等。于是,那些还未被评为核心期刊的期刊就跃跃欲试,使尽浑身解数期望提高自己的转载率。


  杨教授所从事的是文学研究,他所了解的期刊大都集中在文学界,但是从文学界的期刊这个侧面似乎也可以折射出整个中文期刊的生存现状。说到如何使杂志成为核心期刊,他给记者列举了两种方法:名人效应、人情关系。


  "档次比较低的期刊,为了提高自己的档次,早日跻身'核心'之列,他们就争取在每期的第一篇文章上下工夫,不惜花重金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写稿,因为这些名人写的文章一方面质量确实还可以,另外他们的文章被引用的概率也比较大。我也约过上海某高校的几个专家给一些不知名的学报写稿,这些学报为了能够成为北大版核心期刊目录中的一员是不惜血本的。"


  作为国内哲学界知名学者的俞吾金教授也曾多次这样被"利用"。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作为导师,有的时候我不得不帮助我的学生推荐一些论文发表。我推荐的论文从来没有收取版面费的,但我推荐论文给期刊,他们还要给我附加条件,那就是让我自己再写一篇发在他们的期刊上。"


  而靠人情关系来提高转载率在国内期刊界更是普遍的规则。吉林某大学的一本非核心期刊为了成为核心期刊,多年来主编一直在努力与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高校学报文摘的编辑们搞好关系。曾任该期刊的一位编辑告诉本刊记者"这么多年来,我们主编经常到北京、上海等地请这些编辑们吃饭,请他们到长白山旅游。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各期刊社又都分散在全国不同地方,为了提高转载率,编辑部一般都会邀请那些掌握转载资源的编辑们到当地去旅游。去年我就跟我们主编专程到上海来请《高校学报文摘》的主编和编辑们吃饭并邀请他们去吉林玩,费用我们全包了。"


  此外,还有一些期刊为了提升自己的档次,不断地策划专题。他们瞄准国内各高校的一级学术研究所和某些领域权威人士,请这些学者就一些前沿问题写成专栏。因为对某个问题探讨集中且全面,这样就能增加被转载和引用的几率,这样做也会使得其在核心期刊的收录过程中把握更大。


  期刊因为被冠以"核心期刊"之名可以正大光明地收取版面费来为编辑们谋福利、赚外快;教师和学者们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和方式联系"核心期刊"们为自己发文章,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学术界的名誉和地位;学生们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就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毕业,甚至还可以搞"副业";高校则在每年数以万计的核心期刊论文中你争我夺地排名论序。如此看来,在核心期刊这个链条上,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好处,难怪"核心期刊"会呈现出如此"繁荣和昌盛"的局面。


链接: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5132983.html


从瑞典前首相租房看“特权”

  环球在线消息:特权与平等成反比。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特权越少平等就会越多;二是一个越是平等的社会就越是会对特权形成抑制。对瑞典人来说,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最近的一则新闻颇能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9月瑞典大选结束后,社会民主党失利,当了十年首相的佩尔松搬出首相府。但他还是社民党的领袖之一,主要工作仍然在斯德哥尔摩,加上他的夫人阿妮塔·斯汀是国家酒类专卖局的总裁,也在斯德哥尔摩工作,所以不便每天都回外地的家,只好在斯德哥尔摩租套房子。

  瑞典许多高官都和佩尔松一样,为了工作,只能在斯德哥尔摩租个住处。瑞典人将这类住宅称为“过夜公寓”,有点儿像我们说的“临时住房”。

  顺便说一句,瑞典首相搬进国家提供的首相府不过十年,那以前,如果是外地人当了首相,要么在斯德哥尔摩买房子,要么就只能租“过夜公寓”了。

  佩尔松下台后,夫人斯汀给一位在房产公司工作的朋友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找一套房子。恰好这家公司刚刚把两间办公室改建成了两套公寓,就在市中心一个不错的社区。听说是前首相要租用,房产公司很快就表示了同意。

  按理说,这不算是一件大事,可媒体偏偏不肯放过。他们派记者去那个小区调查,发现很多人都想在那里租房,已经排了长队。瑞典《晚报》的报道称,有些人为了能租到像佩尔松夫妇一个电话就能租到的房子,可能要等差不多20年!

  报道发表后,房产公司不得不出面澄清,把房子租给佩尔松夫妇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按照法规,房产公司应把名下房屋的一半交给住房协会来出租,另一半则可以由自己出租。房产公司认为,佩尔松夫妇无论从身份看,还是从收入看,都属于能够确保按时交纳房租住户,完全符合优先考虑的条件。

  但是,媒体并未因此善罢甘休。讨论在《晚报》BBS上展开,有人赞同把房子租给佩尔松夫妇,毕竟他们为国家做过不少工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样做不对。佩尔松显然藉政治地位获取了某种特权,这就好像大家都在排队,忽然有人加塞一样。

  我不知道中国读者读到这则新闻,会作何感想,会不会觉得瑞典人小题大做,对平等过于苛求了。不过,如果我们能够感受一下平等在瑞典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应该不难理解瑞典人看待特权的心态。

  在瑞典,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仅仅依靠法规建立起来。我们常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固然重要,但在瑞典人看来,那只是一种最基本的平等。瑞典的平等,深深地渗透在这个国家的体制和整个社会生活之中。

  早在1930年代,当时的首相、社民党领导人皮尔·阿宾·汉森就提出了建设“人民之家”的理想,目标是“使所有人民永远摆脱贫困,把瑞典建设成为一个所有公民———不分性别、阶级、出身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差异———都享有国家提供的基本经济保障的社会”。

  所谓“基本的经济保障”,实际上就是通过公平分配来达到的平等。瑞典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许多方面的体制均以平等为基本原则,而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反过来又促进了平等。

  就拿住房政策来说,基本原则是“一切个人,不分年龄和是否有能力,都享有住房权;所有住房必须价格合理、设备现代、设计良好、卫生和宽敞”,简单说,就是“人人有好房可居”。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1960年代中,瑞典政府实施了“建造百万套住宅”的计划,从而使瑞典成为妥善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佼佼者。

  平等的理念在瑞典社会中能如此根深蒂固,也是和瑞典社民党人多年来的坚持分不开的。他们把追求平等视为党的基本原则,时时不忘提醒自己注意这方面的教训。苏联解体后,社民党高层写过一个总结报告。报告认为,特权阶层的形成使苏联越来越背离平等的理念,这是最终导致社会分裂进而引发解体的重要原因。

  通常,一个社会能够如此重视分配的公平,贫富差距肯定就会小一些,而贫富差距越小,社会也就越平等。根据本文开始时所讲的道理,在这样的社会里,特权也就会越少。瑞典人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分配,享受到了平等的好处,自然也就更看重平等、更珍惜平等,容不得一丁点儿的特权。

  写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你说了半天,还没有告诉我们,佩尔松夫妇究竟租了一套怎样的房子呢?从《晚报》网站上的平面图看,那是一室一厅。(作者为北京资深报人)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丁刚)

  (编辑:王建芬)

转载: http://news.163.com/06/1206/09/31LALC1E0001121M.html

2006-12-04

过度阐释

要不是有吴黄口水战,“过度阐释”这个词还真不容易让人知道。今天看新闻,有人号召大家放弃传统中国人眼中“龙”的形象,弄一个更好的形象来代表中国人。发起这场行动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这位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今天,政府应该在宣传中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用句公关术语叫做PR(到底这个缩写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老听搞公关的人说,我总理解成Punk Rock)。我们现在不能停留在总用什么同一首歌或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去树立政府形象,那样只能是变得更坏。但是,这位吴教授的想法也有点离谱。

所以我说这就是过度阐释,关于“龙”,它就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过度阐释的结果,它最终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当初就是一个卡通形象,跟加菲猫和米老鼠没啥区别,后来人们习惯它了,神话它了,它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你说不用龙,用什么动物呢?有个学者研究好多年,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最早的图腾是猪,不是龙,我看按他的研究方式,什么动物都能在史料上找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依据。在常见的十二生肖里面,哪个动物会很完美地代表中华民族呢,都不能,但是你要过度阐释一下,你觉得都挺合适的,包括老鼠和蛇,就看你从那个觉度来看。你比方说老鼠,据说核辐射完了之后,生存能力最强的就是老鼠,它经过核辐射后变异的样子跟只羊那么大,这恰恰说明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性格。这种牵强附会的阐释,怎么说都有道理,那不就是矫情么。

然后我又联想到即将开始的奥运会,一个吉祥物、会徽,非要给它赋予特别多的内涵,一撇代表了这个,一捺代表了那个,一点有点表了什么什么,不就一个破图案么,哪那么多讲究,好看,看着舒服、和谐就够了。你以为老外都跟你一样,没事琢磨这个呢。你说那几个吉祥物,你设计一个难看也就罢了,弄出那么多,一个赛一个难看。丑媳妇领回家看长了都顺眼,这吉祥物怎么到现在还看不顺眼,就是瞬间给过度阐释的结果。

现在就剩下一首奥运会主题歌没出来了,我估计这首歌被赋予的内涵将会达到空前绝后,因为它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还有旋律。我甚至想到,当奥组委公布这首歌的时候,会这样讲:它的第一句歌词中的第一个词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二个词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二个词与第三个词之间的白勺“的”展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旋律的第一小节营造了一种中华民族好客的性格,第二至第三小节渲染了一种节日欢快的气氛,弦乐在第四小节出现昭示着中华民族渴望奥林匹克精神。我估计现在肯定有一批音乐家拿着放大镜在曲谱之间寻找内涵呢。相信揭晓的时候,关于主题歌的文字解释可以当一篇乐评发表。

有时候,你把什么东西看得太重,就会形成“内涵癖”,而忽视了它外延的存在,举重而不能若轻。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挖掘的那么深刻?尤其是这类人造的吉祥物会徽什么的,就是个应景的东西,现在谁还惦记历届奥运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啊。所以,它跟“龙”不一样,龙的形象是经过几千年的涂抹,才变成这个样子,而且被中国人认同,不信你说中华民族是“猪的传人”“熊的传人”“猫的传人”,人们肯定不能接受。但是如果这种说法从古至今就这么说,谁也不会反对。当它被一次次涂抹,就意味着人们在为它一次次投票。

中国人到底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示人,你到自然界找一个,没一个能被大家认同的。就这样急急忙忙推出一个什么形象,中国人自己都不承认,你怎么能让外国人接受呢?

作者:三表
链接:http://www.wangxiaofeng.net/?p=650

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zz)

Dragon 的确是西方文化中令人恐怖的动物;在东方,龙象征意义却是非常复杂的,有着各种各样的龙的形象,令人恐怖的龙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把 Dragon 翻译为龙,或者说把龙翻译为 Dragon 都是很不妥贴的。不过对于这个专家的说法,却也是十二分的不敢苟同。推荐大家看看这个网站: http://www.loong.cn/,把龙翻译为 Loong !


  2006年12月04日02:25 国际在线 (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讯 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 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吴友富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此外,还要有所考虑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

  吴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就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实现途径,吴友富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来源:新闻晨报 宋杰 通讯员缪迅)

书中自有白眼狼

这些天,狼又替人背黑锅了,竟然无缘无故地和上海某大学的特困生某某某划上了等号。他干的事情,狼可绝对干不出来,不管是白眼还是黑眼。这位大老爷们,从五年前就因为家境贫寒,一直受到小菩萨孙俪的无私接济。好歹等他从四川农村考进上海高校,又是孙俪娘俩给交学费、发补贴。可没几个月闹崩了,孙家断了他的财路,理由是他10天内索要了1千元,而且1个月内手机费高达90元。小伙悲愤交加,竟然在给邱大善人的信中嚎啕道:“难道正直也有错吗?”

某某某的本意是“为尊者讳”。他揣着一枚感恩的心,将孙家给他的“凌辱”(大意是说他还不如宠物狗)吞入腹中,惟恐大家为他悲愤交加。可当他手书的 “陈情表”经邱大善人公布之后,等来的不是眼泪和掌声,而是骇人的臭鸡蛋和烂柿子。倒有一位叫韩寒的司机师傅对孙俪颇有微词:“老百姓在市内连个大型犬都不允许养,凭什么孙俪就可以在上海养狼?”历来山头林立的互联网上这次出现了罕见的团结,不仅一致赞同狗比他强,还考证出他诸多撒谎的劣迹。而若有抹黑孙俪的帖子蹦出来,楼下的回帖一律是:“你好,某某某!”

面对鼎沸的民意,或许还是孙俪本人看得更加清楚。她说自己不怪那学生,最恨的反而是那个调拨事端、公开私信的邱记者。的确,“群起而攻之”固然无比有趣,可不知多少捐助者和受捐者会因此留下隐痛。最终受到伤害的,反而是那原本脆弱的民间助学渠道。

比孙俪“善有恶报”更加悲情的大有人在,而且同样是栽到“读书狼”的手上。不久前,一位绝望的父亲在网上贴出了万字长文,《儿子,请你不要战死在魔兽里》。父亲讲述了自己如何千里迢迢赶赴西北某大学探望沉迷网游的儿子,如何亲眼目睹他在虚拟世界里日以继夜的战斗。让人震惊地是,儿子面对意外现身的父亲竟然表现出了惊人的冷血,俨然“不食人间烟火”的出世状态。足以让常人潸然泪下的老父苦劝,换来的只是儿子嗤之以鼻的冷漠。

是高校周围遍布的网吧,是大学扩招后混乱的管理,还是如罂粟般迷人的“魔兽世界”毁掉了我们的孩子?或者,这根本就是一场合谋?温总理感慨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大师,而父亲的血泪文章似乎只是重复着鲁迅上个世纪的呐喊――“救救孩子!”如果教育者的职业精神继续式微,如果商人的社会责任心继续缺位,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死于“魔兽”(一个文学性的暗喻)。

最后,要向死于卑鄙的“希望老人”江诗信默哀。这位圣徒般的长者近乎偏执地把晚年投入到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业中。一个骗子以捐献为由,拿走了他七千元助学款,也让敏感内向的老人陷入到无法解脱的自责中。11月24日的傍晚,他从十楼一跃而下。更早的时候,丛飞死于癌症。病榻前,那些受过资助的学生拒绝现身,甚至否认接受过丛飞的帮助。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却依然通行无阻。

作者: 洛之秋
原文链接: http://lzqcxd.blog.sohu.com/23629620.html

2006-12-01

实名制最多满足权力的管理幻觉

  可能是对前段时间遭到公众抵制的博客实名制作一让步,中国互联网协会一官员近日透露,准备尝试在网络世界实行有限实名制,也就是后台实名制,以平衡个人隐私和公众利益:当用户要到博客网站或BBS网站注册账号时,需提交身份证、必要证件和真实姓名等。而在前台,用户可用自己喜欢的名称。网民一旦触犯了法律,隐私将不能再成为隐私,会受到监管。

  这个有限实名与之前的纯粹实名,有多大区别?正如有网友诙谐地评价说:后台实名,貌似很温婉、很宽宏大量。言外之意,除了我,仍然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别怕——废话,怕的就是你。公众之前所以反对网络实名制,其实不是害怕自己的实名会被另一个公民看到,而是害怕自己在网络上的表达,时时处于权力目不转睛的监控之中,害怕的正是“后台的那双眼睛”。虽说“不干坏事怕实名干嘛”,但在网上说话时时被人盯着,这种窥视已经使表达失去了自由的内涵。既然反对实名制反的就是权力监控,“后台实名”的有限实名制,并没有改变权力监控的本质。

  说实话,笔者一直认为发明实名制的人并不聪明。因为这个制度根本就是个名不副实的花哨玩艺儿,最多只能满足一下领导干部某种 “躲在公民背后洞察一切”的管理幻觉,满足一下部门领导“谁在网上发帖批评本部门,查查他是谁”的权力幻觉。实名制一个萝卜一个坑,仿佛可以透明地监控公民的网络言行,其实这种透明,纯粹只是一种幻觉,因为“每个人会不会按照制度预期那样,都使用自己的实名”,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监督实施的前提。试想一下,为了保证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名上网、实名注册博客,这需要多大的监督实施成本啊!在整体诚信失范、配套制度缺失的环境下,监管者预期中的那个实名制,根本难以实现。就像老鼠防猫,给猫戴上铃铛当然是防猫的绝妙主意,可谁去给猫戴上铃铛呢?实名制确实有“透明监管”的功能,可谁去监督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名登记呢?在造假技术日益炉火纯青的现实中,一个坏人是能很容易钻过实名漏洞的,真正是“防君子难防小人”。

  鼓吹实施实名制的人很理直气壮,说网络不实名,导致了不负责任的言论和侵权纠纷,所以要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实名制进行约束,促使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我觉得这个逻辑,倒置了权利与责任的关系。说要以实名制强化公众博客表达的责任,可先问一下,公众的博客表达权利,有没有先得到保障?权利尚未受到保障的情况下就先强调“以实名强化责任”,这种“无权利的责任”,很多时候会成为限制公民表达的借口。

  当下部分国人的博客表达呈现出失范状态,如“口无遮拦地大发一些缺乏理性的言论”,如“利用博客的互动性和广泛传播性扰乱社会秩序”等,部分原因正是因为表达权利未受保障而非表达自由过多。

  一方面,博客表达的兴盛,本身就是其他表达渠道不畅的反映。当其他更正当和理性的表达途径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只能依靠博客这种开放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言辞不文明、言论偏激、恶意起哄等不负责任的博客表达,很多时候也是表达权受压抑的产物。不平则鸣,表达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如果这个权利未得到充分保障,公民不负责任、偏激地表达也就有了道德资格。

  实际上,无论从实施成本和实施效果来看,保障公众的表达权利,是让他们为自己言行负责的最好途径,外在管制是最蹩脚的手段。如果一个人的表达权利首先受到保障,他不仅会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在畅所欲言中珍惜自由表达的权利,还会对言论空间的秩序形成一种“共同的利益感觉”,抵制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损害大多数人自由表达空间。民间会自下而上地进行表达自律,无须权力自上而下地限制。自律内在于自由,有自由才有责任,这才是公共治理应有的制度理性。

  退一万步讲,即使非要实行实名制,也首先要防止公权力滥用实名制限制公民表达。后台实名之下,公权部门是很容易掌握后台实名信息,打击那些批评自己的人。要知道,防止权力的腐败,要永远先于防公民的不负责任。

作者:曹林
链接: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12/91bd3bac5b7c42ada814ffc5218357b0.shtm

学贫与装贫(zz)

贫下中农受到城里人爱戴这档子事,早已是老皇历了。现代人嘴巴上忆苦思甜,却往往知易行难,因为代入语境实在有障碍。于是,一贯领风气之先的湖南卫视再次从西方真人秀节目中获得灵感,在九月初弄出了个《变形计》,让城里的网瘾少年和青海的农村苦娃交换人生,试试“易子而教”的效果。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穷孩子在宝马里的满面泪水,富孩子在村口的惊天一跪,却比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来得更加震撼。

这次,湖南台终于把外国娱乐模式和本国社会主旋律拿捏得恰到好处,不仅收视率破了纪录,而且社会反响奇好。至于两个小“楚门”,据说一个回来后戒掉了网瘾,热爱上了生活,一个重新穿上穷妈纳的布鞋,立志考学建设家乡。

如此说来,莫非又要皆大欢喜了?且慢!善于找茬的网友还是看出了事件的命门。有人评论说湖南卫视的“创意太残忍”,因为这种自导自演的《王子与乞儿》也许用贫穷教育好了城市失足少年,但那七天虚幻般的大观园之行却足以摧毁“板儿”对原来生活的幸福感。镜头前两个家庭一贫一富,固然戏剧张力十足,可暴露的城乡差距却也真实得让我们窒息。

没人会怀疑青海盲父苦攒的20元积蓄是“苦肉计”,而本月15日在博客上贴工资单的阿忆却没这么走运。这位在北大任教的前央视主持人原本想“实话实说”,哀一下北大老师民生之艰难,可招来的却只是“装穷”的指责和漫天的板砖。害得昔日同窗孔庆东只能立刻跳将出来,一边力证好友所言非虚,一边高调赞扬“阿忆的勇气”。孔大侠还进一步现身说法,揭露中文系穷得不给老师配办公桌,德国友人来访时,只能到富人区的饭馆接待客人,充充门面。

按理说,阿忆一周三个课时,能拿4786元的月薪,然后还能四处走穴兼职,加上妻子开网吧的收入,如果依然入不敷出那实在是天理难容。而像孔庆东这样的北大名人肯定也不乏赚稿费、开写作班的来钱路子。“无脑人”们在怀疑,如果北大的教授都入不敷出了,那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们该何以为继呢?

据说人的主观幸福感来自比较,大学教师即使在西方也从来都是清苦的职业。马祖光没有贴工资单,孟二东没有贴工资单,那些在床板和缝纫机上写专著的北大老教授们也没有贴工资单,到是初执教鞭的阿忆迫不及待地要揭露真相。也许,主张“社会应分出阶层”的 “有脑人”阿忆选错了比较对象,想想已经在“拿美国股民的钱,办中国教育”的俞老师,阿忆的愤懑也许才刚刚开始。

顺便还可以提一嘴郝董。最近他那“中国球员不如农民工”的结语一出,也是令人倒吸凉气。本来中国男足小伙们磕药、泡妞、赌博、踢假球都是和苦难深重的农民工兄弟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可拿职业球员和他们比惨,这也忒能穷装了吧?于是,很快就有略通笔墨的农民工在论坛上发表了致郝海东的公开信,用自己下煤矿、采棉花和做力工的真实遭遇,劝说球员们放弃这场注定无法胜出的比较。

链接: http://yjrg.net/HTAMzAAEoLU/con?B=373&F=M.1159090645.A

在美国一美元究竟能够买到什么?

最新的调查显示,纽约人目前的年收入大概在2至8万美元,撇除货币单位,数字上跟广州人收入差不多。在广州,一元钱可以分别买到一份晚报,或两个鸡蛋,或一个小苹果。在纽约,一美元究竟能够买到什么?

和讯网报道,在街头报摊,一美元可以分别买到一份《纽约时报》,两份《每日新闻报》或四份《纽约邮报》。如果你喜欢购买中文报纸,一美元可以买到两份中文日报,纽约目前拥有4份中文日报,每份售价50美分。这些都是周一到周六的价格,大部分报纸周日版都会提价。《纽约时报》周日版售价3.5美元,不过有200多版,另加3份杂志;中文《世界日报》周日版售60美分,《星岛日报》周日售75美分。

曼哈顿有个号称“世界上最大旧书店”的史传德(Strand)书店,一美元一本的图书有数千种之多,其中不乏文学经典和学术专著。在一元一本的书架上,偶尔还可以发现中文书籍。我买到一本1977年出版的《韦氏二十世纪词典》,比枕头还要厚,16开2129页,只花费一美元。

在纽约的公共图书馆,一美元可以在自动投币复印机复印5页。但在街头自助复印店里,复印1页纸仅需5分钱,一美元可以复印20页。

在唐人街,一美元可以分别买到3至5个苹果,3磅重的香蕉,3个橙子,4个李子。也可以买到一磅菜心,或者一磅半芥菜。

在超市,一美元通常可以买到1盒(12个)新鲜鸡蛋,遇到减价的时候,一美元可以买到两盒鸡蛋。一罐“进口”的青岛啤酒或者本地的“百威”的标价是0.99美元,跟一罐可口可乐的价格一样,当然,如果你整箱购买,还会便宜许多。

一瓶冰冻的矿泉水售价一美元,在唐人街,不冻的矿泉水一美元有时候可以买到两瓶。

电影里的美国人总是嚼着口香糖,在路边店一美元可以买到一盒12颗口香糖,如果在大型超市,2美元可以买到3盒。

一个热狗(香肠面包)的价格通常是1.25美元,但在42街中领馆附近一个很显眼的店铺,却可以买到99美分的热狗。

一美元可以在曼哈顿闹市区之外的街道停车1个小时,以15分钟为单位,每单位时间投币25美分。有些人就是为了节省一个25美分的硬币,却吃了一张35美元的罚款单。

投币25美分可以在路边的公共电话亭打一通本市电话,时间3分钟。有的公用电话机投币50美分可以打一次不限时间的本地电话。

纽约街头有无数的“99美分商店”,商店里面成千上万种小商品,绝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个电灯泡,一把剪刀,一个玻璃杯,一个订书机,一沓信封,一包饼干,每件仅售99美分,拿着一张10美元的钞票,可以买到不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

纽约人的钱包里面往往放着家人的照片、信用卡,但是现金通常不会多,专家建议通常带20美元左右。

街头或者地铁里面的乞丐在讲述自己的悲惨故事之后,往往请求人们施舍“一美元或者一个夸脱(一枚25美分的硬币)”就满足了。

不过,在广州,一元钱可以乘坐一次没有冷气的公共汽车,在纽约,乘坐一次汽车或者地铁,都要2美元。

一美元,可以给纽约市长布隆博格(当地华人译为彭博)发一年的工资,一美元的市长年薪,他已经领取了将近4年,而且,为了继续从市政府领取一美元年薪,据说市长先生打算花费一亿美元竞选经费以谋求连任。当然,人家是全美国数得出来的亿万富豪,为了舒展政治抱负,工资多少已经不需要计较。

链接: http://yjrg.net/HTAMzAAEoLU/con?B=277&F=M.1164939983.A

教育的“侏儒化”原因探悉

11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

于是,我们又发问,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教育的反思再一次提到全社会的面前,更是提到教育界的面前,破解中国教育的这个困局,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加大投入就能解决问题的。我觉得有这样几点是应该引起注意和反思的:

第一,我们教育的评价。我想这里包括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评价两个方面。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我们的考评办法和制度是不鼓励特长的,用经济学的术语讲,那就是不讲究分工的,你需要什么都得学,但是不鼓励你深入钻研。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外语这个“一刀切”的问题,事实就是如此。许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但是所得到的收获却是微小的,成不了翻译人才,而且,也耽误了他在其所擅长的方面的发展。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学习外语,而我们却缺少翻译家?因为我们的外语教育考评这样要求了,大部分都是作为敲门砖。过关之后,再也不愿意去触碰它。

老祖宗都知道因材施教,都知道术业有专攻。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却不这样看了,其实,这不是什么进步,而是抛弃了一些基础的东西,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经济学上的生产专业化,就是要生产你擅长的东西,相比条件下,你生产这个东西比别人要效率高,效益好,形成社会分工的细化。也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应该说也是遵循这个道理的。你让学生什么都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兴趣也是有差别的,那样肯定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让钱钟书先生搞数学行不行?数学不考够60分,清华不录取他或者不让他毕业,他为达标,放弃其他,学习数学,他数学考60分,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6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他的数学方面依然是很平庸的。外语也一样,也是这个道理。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一些不够合理的东西。

教育者的考评问题也是如此,发文章、出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很功利的东西,当然我们不反对功利,教育本身也包含着功利的东西。不过这个主、次还是要分分的,你评价一个教授,看他文章发的多还是看他课讲的好啊?如果看文章发表,那还不如说他作家呢!教育主要是“树人”,树出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的第一需要,绝不是发多少文章,出多少成果。这些东西有无,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如今,我们的教育却捧着这样的一个理念,奉为圭臬。

第二,师资力量的矮化。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调查显示,17所大陆高校共调查教师987人,其中有604人在最高学历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这个比例占所有教师的62%。只有300名教师就职的学校与他曾经就读的学校并不一致,这一比例只占30%。 具体来说,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80%的教师毕业于本院,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71%的教师毕业于本院;64%的北大经济学院教师和53%的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毕业于本院。 谁都知道近亲结婚的后果,可是教育上的这种近亲繁殖现象的后果会怎样呢?我们不必去说。

我们的师资来源本身就是比较封闭的,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出高校进高校,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和阅历,缺乏实践锻炼,也就是说缺乏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融合。很多知识恐怕也没有经过检验,只能是照本宣科,这样的话,我们谈论创新,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句空话。再加上上面的那种“近亲繁殖”,“教育基因”想改良、改善也不大可能。我们还指望什么能出大师呢?

第三,教育的过度功利。大学,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这话谁还相信呢?大学的校门豪华奢侈不去说了,学校真的把教师放在很高的位置了吗?大学建设往往演化为一种政绩。虽然教育产业化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可是社会的普遍的观点还是认为教育产业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浮躁与过度功利,真的是不能让一张课桌安静的放下了!

我们要办出一流的教育,培育一流的人才和大师,成就一流的国家,我们的教育需要全方位的反思。我们应该看到教育的侏儒矮化,弄清原因,看看究竟是先天的“基因问题”,还是后天的“营养不良”!

2006年11月30日

作者: 石心
链接: http://yjrg.net/HTAMzAAEoLU/con?B=277&F=M.1164929618.A

北京大爷(zz)

外地人看北京,有点不习惯的就是北京人的大爷心态,一个拉平板三轮的板爷都可以对一个外地教授指手划脚,北京语言里面,除了充分发挥女人生殖器的词汇,就是“爷”了,比如“板爷”、“侃爷”、“兔爷”、“倒爷”、“膀爷”……不一而足。这大概是天子脚下形成的一种优势,虽然我过的不如你,但是我离天皇老子最近,所以我就敢跟你叫板,当你大爷。于是就形成了北京特有“爷文化”。另外,北京的“爷文化”还包含另一层意思,如果你牛逼,一定把你命名 “爷”,以表示尊重。比如管王朔叫“朔爷”……

当年中国足协请来第一任外教施拉普纳,时任《北京青年报》记者大仙率先喊出了“施大爷”,也就大仙能想到用“爷”来给这个外来和尚命名,在中国足球进入低谷、满目疮痍的时候,施拉普纳踩着红地毯来到中国,中国足球命悬在他的头发丝上,不喊他“爷”还能喊他什么。但是,施大爷的命运似乎是对北京人“爷文化”的最好诠释——他就是一个瞎诈活的主儿,兵败伊尔比德,我那天看电视,大仙满眼含着泪水,那表情我能读得出——我他妈白叫你大爷了,你大爷的!韩乔生老师说出了一句“接下来的比赛就是陪太子读书”,施大爷神话就此破灭。

北京的“爷文化”看上去略显傲慢无礼,但你要是真跟他盘道,只要你比他道高一尺,北京大爷立马就枩了,绝对不会跟你魔高一丈。所以,你要是了解北京人的大爷气质,别怕,也别烦,这个文化都是表面的。这一点,跟据北京一百多公里的天津的某些市民文化比较类似。比如,俩天津人在大街上打起来了,如何一招致胜呢?东北人可能三句话就把板砖拍过去了,北京人也不会超过五句话,上海人骂到天黑也不会动手,山东人会叫来一百多人打群架。那么天津人呢?你注意,其中一个人拿出刀子或板砖,径直朝对方冲过去,然后狠狠朝自己脑袋或大腿上来一下,这时,对方见状,扑通一声跪下来,用哀求的口吻说:“大哥,I服了You 行了吧?”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北京新规严禁售货员用轻蔑审视眼光扫视顾客》,这个规定针对奥运会改善服务质量的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北京市政府最擅长的做法,像这种小儿科的事情政府也在操心,就是因为北京大爷文化太浓了。你想想,奥运会期间,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人来中国北京,这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哪知道北京的大爷文化啊,万一碰上一个北京大爷,这老外会觉得所有中国人都傲慢无礼,影响中国人在全世界的形象。

但是,想把北京大爷心态改变了,仅靠一个奥运会是不可能的,你放心,奥运期间,北京人会是世界上最文明的人,不会有一个人当大爷,根本不用政府操心,但是奥运一结束,原来什么样还什么样。什么叫文化底蕴啊,这就叫底蕴,它不会因为你开个破奥运会就会改变。要是这么容易改变,那还叫底蕴么,那叫底裤。

其实,改革开放,深圳、广州、上海很多城市都超过了北京,北京是个失落的城市,但因为它是首都,这个优势不管是深圳速度还是上海速度都是无法逾越的,而且,北京越来越变成一个移民城市,但是,北京人的骨子里那种大爷劲头儿是不会变的。

作者: 三表
链接: http://www.wangxiaofeng.net/?p=633

总理提问:六位校长答非所问(zz)

总理提问:六位校长答非所问

--谁能破解中国教育界的一大悬案?

(说明:文中所有引用的人物讲话,均来源于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湖南商学院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谢茂拾

2006年11月20日9时许,国务院第四会议室。

面对6位并肩而坐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今天向大家求教。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紧接着,温家宝又说出了另两个在心里盘桓已久的问题:各位校长、教育专家,我们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呢?

六位并肩而坐的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争先恐后答问。

1、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的回答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说:“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就是教师。”并认为,德才兼备、学术一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培养和引进并重,应设立海外著名学者引进计划,引进国外一流大学正教授和终身教授。

点评:“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就是教师”。这话没错,但是他没有回答总理所问,而且他所提的解决教师问题的药方是片面的,他把引进国外一流大学正教授和终身教授作为了解决教师问题的主要途径。大家想想,培养杰出人才就只是教师的责任么?或者说就是教师可以解决的问题么?教师可以解决,还要你这个校长、你这所学校干什么?再杰出的教师,如果配上没有水平的校长和不能发挥教师水平的学校,他也只能是没有水平的教书匠。显然,王校长不但答非所问,而且是推脱责任,把多年来中国没有大师的责任推到可怜的教师身上。

2、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的回答

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说:“我同意王校长讲的。”

点评:这等于没说,没有必要参加会议。

卢铁城紧接着同义反复地说:继续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实施,在国家科技布局中更好地发挥高校作用;进一步制定政策,建立和完善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共同育人的新机制,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研究生资助体系和助学贷款体系。

点评:完全走题。他在一边说国务院总理的工作问题,一边说大学日常工作中应该做的一些具体事情,如果要把这些繁杂的事务都汇报给总理,总理不睡觉恐怕也顾不过来。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的回答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大学开始,就太晚了。” 他主张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研究型大学要和中小学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

点评:他把大学没有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的责任干脆推给了可怜的中小学及其教师,反正大学没有错。他在讨好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和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将研究型大学和中小学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起来,这话没错,但是他没有搞清楚,总理问的是大学,而非中小学,中小学校长不在啊,不在当然可以欺负一下。大学没有培养杰出人才是中小学的问题,再傻的人恐怕也能辨别出真假。

4、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校长杨福家的回答

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校长杨福家演示幻灯片,从国际比较角度谈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议:改革高考考试方式和招生办法,高校招生凭高考成绩和高中表现录取;进行大学校长公开招聘的试点,严格学校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导师制,适当控制班级人数;大力建设爱国求真、严谨求实、宽容创新的校园文化……

点评:讲了国外的,很好。但是同样没有回答总理的所提的问题。总理问我们的大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问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第一个问题他未触及,第二个问题,他一方面像谈松华一样推脱高校责任,一方面讲了一些表象,回避了大学应该在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方面需要作的主要工作,没有讲现行教育体制如何使更多的杰出人才培养不出来,没有讲我们这么多大学校长和大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该如何思考和为国家尽力。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运清的回答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运清说:“1992年前,我到高校去,都愁眉苦脸;现在去,都兴高采烈。”还说:大改革、大发展之后,应该是大提高,高教战线要聚精会神、理直气壮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要严格教学秩序和内部管理,加大教学投入,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

点评:这是在吹牛,甚至是汇报假情况。“现在去,都兴高采烈。”这话将现在大学教师的苦恼和卑微处境全部抹杀了。他可能会见的都是校长书记,上级来了,校长书记不兴高采烈也不行啊,否则,你的位置不保。周运清会长不会去见老师。即使见,也是事先安排的,都是见的一些所谓有资源、有职位的官化教师,他们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能不兴高采烈吗?周运清会长为了急于肯定高等教育的成绩,干脆将总理提出的问题撂在一边不管了!

6、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的回答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做大了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高校要从外延扩展转移到内涵提高的轨道上来。他建议实行“低速增长、稳步发展”的方针,宏观入手、微观发力,稳定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积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形成多样化、分类型、分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点评:同样答非所问。校长纪宝成似乎在以教育部长的身份汇报工作,现任教育部长的意见可能一定不小,因为他教育部长的职务还在,却没有能亲自去给国务院汇报,而是人民大学校长代表他汇报了。校长纪宝成对总理的问题完全没有涉及,他只不过在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见到总理可一生难得几次啊),从教育部长的角度谈教育,恐怕更能引起总理的注意。所以,校长纪宝成也浪费了总理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六位校长和教育专家辜负了总理的期望,他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腾出时间听取基层意见,但是,一个人也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

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们的大学“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一个悬案,我们中国的教育界能够解答它吗?

原文链接: http://yjrg.net/HTAMzAAEoLU/con?B=277&F=M.1164929585.A

卡拉为什么不能顺利OK?

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制定的卡拉OK收费标准公布后,在即将实施前,遭到了各地部分文化娱乐协会的抵制,理由是收费标准不合理,收费主体不明确。比如广州文化娱乐协会认为“每个包厢每天12元的收费标准也不合理,以打包形式收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歌曲的受欢迎程度”为由拒绝执行这个标准。记者了解到,这次抵制音像集体管理协会制定的卡拉OK收费标准主要是各地娱乐协会,并不是具体的卡拉OK场所。

2001年9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赋予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很快也成立了音像集体管理协会,像卡拉OK大量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场所,全球都是采用集体管理的方式收取版税。相关部门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收取费用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地方也了协会抵制现象呢?原因是今年7月文化部控股的北京中文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准备推行一个卡拉OK统一曲库系统。文化部认为,这个曲库的推行,可以解决不良内容的传播,同时根据消费者点播的次数来收取著作权费用,这样做不仅精确、科学,而且透明。

这样一来,就有两个国家职能部门制定卡拉OK收费标准了。对于从事卡拉OK经营的人来说,到底按照哪一套标准支付著作权使用费呢?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音像集体管理协会是唯一一个有权向卡拉OK场所收取著作权使用费的机构,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作为行政隶属关系的文化部与各地娱乐行业协会,执行文化部的管理规定也是合理的,于是在谁来收费的问题上就造成了两家都有权收费的假象。而事实上,文化部收取著作权费用在法律上找不到任何依据。内容管理是文化部的事情,著作权管理是著作权协会的事情,这么简单的事情,现在给搞复杂了。换句话讲,文化部借管理之名越俎代庖,以推广统一曲库系统的名义盈利,而作为文化部直接管理的各地娱乐协会,自然就对音像集体管理协会的收费标准产生异议。这根本不是一个哪套收费标准更合理的问题,只是音像集体管理协会的标准是否更合理的问题。

音像集体管理协会之所以推出这个收费标准,是因为长期以来卡拉OK经营场所一直非法使用音乐和影像作品,从2002年开始,境内外的著作权人经常因为著作权使用问题上与卡拉OK经营者打官司,这样下去,对经营者无疑是一种麻烦,经济损失也比较大,因为只要打官司,权利人肯定获胜。因此,必须有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部门来解决这个问题。

国际上有个惯例,其他国家的权利人或者权利组织不能到别的国家去直接行使权利要求,这涉及到一个文化主权的问题,所以只能通过他们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集体管理组织相互代理,保证各国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音像集体管理协会就是代表中国与各国集体管理组织行使代理的机构。文化部突然插进来,显然名不正、言不顺。文化部直接插手这件事,跟下属的控股公司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今年春节,有几百家卡拉OK经营者聚集北京,希望赶快成立这个集体管理组织。可见这个组织对保护经营者是很重要的。

文化部的统一曲库收费系统看似非常合理,一首歌曲被点播多少次,根据次数支付费用,又精确又科学。但从实际操作上也会有问题,比如,如果卡拉OK场所使用这个系统,就必须有一套设备来满足这个系统,只有大规模的量贩式OK场所能做到,比如钱柜或麦乐迪这样的KTV,这套系统大约800万左右的人民币的成本,对一些中小型卡拉OK经营场所来说很难胜任,这无形中增加了经营者的成本。如果不使用,那费用又该怎么算呢?

很多国家都知道这套计费方式非常精确,但是没有一个国家采用这种方式,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国家的权利人能够在集体管理里方面得到更大的权利和收益,就目前的中国国情来看,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点播的曲目80%到90%是境外著作权人的作品,这跟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产业不发达有很大关系,像日本、韩国、香港、台湾这样流行音乐发达地区都不采用这种计算方式,中国采取这种计算方式对中国的音像产业带来的损害是直接的。而作为中国音像产业的管理者文化部,推广这套系统,只看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看到对整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否有利。文化部对下属管理机构推行这套系统,让人怀疑有牟利和滥用权力的嫌疑。

今天看到一些关于收费争议的新闻,不知道记者的脑子是不是都灌水了。明明是文化部在后面搞鬼,指使地方娱乐协会叫板版权局,这件事从一开始,文化部的人一直躲在后面,怕引火烧身,于是就有了地方娱乐协会的人充当传声筒。

作者:三表
链接:http://www.wangxiaofeng.net/?p=624

阿呆与阿瓜

李银河老师质疑太原中级人民法院对“情色六月天”网站老板陈辉的判决,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家媒体采访了几个法律方面的专家,几个不敢直面法律的人在反驳李银河的时候偷换概念。对李银河的观点,我也未必全都同意。但是性学专家和法律专家的交锋,让我感觉两拨人在隔着墙打拳,谁也打不找谁。

为什么呢?其实李银河说的也有道理,法学专家说的也不错,但是他娘的都回避了一个问题,人家外国的所谓淫秽物品都是有限制级别的,这个限制界别,就是性学家和法学家之间的那堵墙。有了这个限制级别,你敢卖给未成年,当然会重重地判你。你是个成年人,你怎么消费都是你的权利。没有分级制,陈老板多冤枉啊,活活给判了一个无期。

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是这样规定的,但是相对和谐社会的国家都有分级制度,所有涉及到性方面的消费品,如果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利影响的,一律分级,两方的权利都得到了保护,具体制作销售贩卖的人也知道界限在哪里。所以,这次性学专家和法学专家交锋,感觉就是在空中对垒,肯定都站不住脚。进而这篇十分荒唐的报道毫无价值,除了愚弄不明白的人,废话一堆。

这段文字最搞笑:

作为国际法学方面的专家,陆博士认为李银河不了解国际法学,陆博士举例反证:“比如香港,就规定不允许露三点。”而对于该案主犯陈辉是否被重判的问题,陆博士表示“话题太复杂,不是一言两语能解决的。”

从语法结构上讲没有病句,词通句顺。但是概念上十分混乱,“作为国际法学方面的专家,陆博士认为李银河不了解国际法学”这句改成“作为国际法学方面的专家,陆博士认为李银河不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如果你说国际法,接下来这位博士引用反正,举的例子是香港,这就是公然制造两个中国。如果拿美国作例子,人家那也叫国内法,跟国际法无关,难道美国这方面的法律还能管到中国?

其实,这位陆博士说的“话题太复杂,不是一言两语能解决的”实际上他就回避了分级制的问题,太复杂,不好说。不好说你丫还说,用偷换概念的方式反驳李银河,误导公众,这博士当的。

还有一段文字:

季教授说,“且不说在一些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色情和淫秽为法律不容,就我所了解的现代西方国家来说,几乎都有对淫秽色情产品的约束和规定”。

季教授,我想问问您,人家是怎么约束和规定的?

他以多年的欧美游学经验告诉新民网,“恰恰相反,一些国家管的非常严格,色情产业得到了有效治理”,而中国的隐蔽色情产业比较严重。

不知道季教授是否去过荷兰,人家色情业是合法的,但您这语气似乎是非法的。人家管理的严格,和有效治理还是两回事。

季教授还说,“法学上主张,法不明文不为罪。”他认为执法能否做到和立法是否合适没有必然联系。

什么叫“执法能否做到和立法是否合适没有必然联系”?没必然联系,这个社会不乱套了?这个博士生和教授,真是阿呆与阿瓜。

咱们退一步讲,就算李银河说的都是错的,你们反驳的时候也不能这么无知和道貌岸然吧。

很奇怪的是,我在百度搜索这篇报道,搜出17个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居然都没有署名作者。似乎来源是《新民晚报》。

作者:三表
链接:http://www.wangxiaofeng.net/?p=620

2006-11-30

释永信是否高僧? 几十年后见

  近年来,释永信方丈带领着少林寺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之路,挑战着人们对清净佛门的传统观念。他是热点人物,也是争议人物,而且显然对媒体的关注点了然于心,采访他,是个难题。不过,我们相信,释永信方丈并非完全凭一己之力改变了这座千年古刹,他是“时代人物”。提问他,也是提问我们身处的时代。

◎采访手记少林,少林……



  在去少林寺的前一天,我在超市里买了两罐“少林素饼”,每罐15.50元。这种打着少林寺商标的素食点心据说在北京很好卖,尤其受到白领们的青睐。这种点心好吃、不便宜、在城市走俏、且带着神秘的佛门光环,我对它的好奇和兴趣,恰如我想采访少林寺释永信方丈的心情。

  说释永信是当今最风光、最著名的方丈,大概不为过。仅仅在今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拜访了少林寺;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邀请他去德国观看世界杯;当地政府因他对地区旅游经济的贡献奖励了他一辆豪华越野车;而在少林寺和电视媒体联合打造的“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上,释永信方丈面对“各派掌门人”,俨然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盟主;他大打少林文化牌,吸引了谭盾等一干艺术名人,要在嵩山里做大型实景演出“禅宗音乐大典”;他把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一批文化名人如易中天、袁和平、朱哲琴、蔡志忠等人罗致少林寺,开起了“禅宗论坛”;他说少林寺将参与与少林功夫有关的影视剧制作……这些,不过是他今年诸多活动中的一部分。

  与风光相伴的是极大的争议:释永信以及少林寺频频在媒体上高调亮相,积极参与到世俗社会活动当中,经营着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还因拉动当地经济而获物质奖励———这一切,与我们过去一厢情愿对佛门的想象相去甚远。无数网友和媒体的质疑和指责纷纷聚焦到释永信身上,而关于他是少林 “CEO”的说法也迅速传开。

  然而,即便是每天上网能看到针对自己的种种争议,释永信方丈依然不避讳谈商业,在当今这个活生生的商业社会中,他说,我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为什么要回避现实?那些批评的人是不了解宗教的历史。是啊,历史上许多寺庙所拥有的雄厚财富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密切关系,远不是今人能够想象的。

  而今的释永信是少林寺一个中兴者的形象,在他领导下的少林寺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还大规模地重建和整修,短期内获得了轰动的社会效应,并因功夫而名扬海外。少林寺的综合实力达到了近百年来的顶峰。

  在我去少林寺找方丈的那天,正赶上在此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散场,成群作武僧打扮的武校学生们如流水般从山上泻下来,路边游客如织,不停地举着相机向他们拍照。少林和武术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在嵩山谷中,集合了谭盾等著名艺术家创作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将在明年3月正式进行商业公演。这个项目将会把到少林寺的观光客留下来过夜,于是,周围的住宿、餐饮、旅游、房地产项目都能带动起来。

  近十几年来,少林寺旅游收入长期占登封市财政收入的30%以上。而今这个数字还要继续增长,登封市正将自己的城市发展战略从传统工业转向旅游。

■入世拿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和形态来套我们,是不现实的。从历史上来看,宗教经济是一直存在的



  记者:刚刚试演完毕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再度打出了少林文化的品牌,在这个大制作里,少林寺的角色是怎样的?

  释永信:我们希望社会的文化艺术精英分子参与到佛教文化的建设当中,能帮助佛教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希望能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也就是说之前少林寺参与主办的“功夫之星”的电视评选、拟为999对新人举办祈福法会、邀请文化界名人参加“少林禅宗论坛”以及您提出“少林学”研究的概念,都是基于这一目的吗?

  释永信:“功夫之星”全国电视大赛是我们参与支持的一个项目;但是那个新人祈福活动,有关方面希望我们参与,我们没办,从开头到结尾都没有答应过他们;“少林学”研究,是去年我们和社科院宗教所在北京一起开了一个研讨会,与会的一百多个专家和学者对少林寺提出“少林学”研究的想法都很认可,因为少林寺有1500多年的文化,历史上高僧辈出。提出“少林学”能够立体地、多层面地研究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所以前不久我们又和元史学会开了一个会。过去佛教的研究者主要是宗教学者,我们希望历史学者也能参与到佛教的研究中来。

  记者:那在您看来,少林寺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民族、社会而言,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呢?

  释永信:少林寺历代高僧留下来的首先是少林禅,禅是解决人们心灵问题的,然后是少林功夫,解决身体问题。禅和拳是少林寺必修的,如何能够人神合一,这是一种修为。另外还有少林寺的精神,就是我们历代的高僧们几十年如一日无私的、孜孜不倦的对成佛之路的执著精神,都很值得弘扬。这对于当今社会的浮躁心理都能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记者:通过近期这一系列活动,您觉得对少林文化的挖掘、整理、继承和弘扬的效果怎么样?达到您的预期了吗?

  释永信: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活动,能让大家(对少林文化)增加了解和认识,希望大家可以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没有别的途径,只能通过一些活动、通过一些专家学者来挖掘,通过媒体来扩大一些影响。我们出家人讲随缘嘛,现在政府也提倡宗教要适应社会,我们说适应就是随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生存,我们所做的事情政府也希望引导。我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也希望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能成为社会的一个积极力量。不仅我们这样,我们希望所有的宗教人士都能这样。

  记者: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姿态,您怎么看?

  释永信:所谓“出世”,是一种精神上的出世,生活上你不可能离开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一般人对我们(这方面)批评比较多,这是不了解佛教界、宗教界的历史,也不了解宗教的现状,而是拿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和形态来套我们,这是不现实的。从历史上来看,宗教经济是一直存在的。你看敦煌有几百个石窟,(宗教)要是没有经济来源,不可能有这么多石窟,不可能有这么多洞藏文物。过去寺庙有大量的土地,这就是寺庙的财产,有财产的话就能在文化、艺术方面做出一些事情来,包括出家人一般的生活都能够满足。没有经济的话,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的佛教也不可能传承下来。

■生存我们北方的寺庙没有旅游是很苦的



  记者:您曾经说过:“在走过官府供养、农禅并重之后,商业服务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大趋势,少林寺应该有企业的观念,给社会提供一种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只有坚持这个理念,少林寺才能更好地生存。”那么少林寺给社会提供的是一种什么产品、什么服务呢?

  释永信:这要因地而言。南方的寺庙,当地经济很发达,信徒很多,佛事很多,他们只要保持原有的方式就很好了。而北方的寺庙,我们只能发展旅游,然后再做一些产品,因为我们没有多少信徒,没有佛事,我们北方的寺庙没有旅游是很苦的。你看河南除了几个大庙,在旅游好的情况下,年收入超过百万的寺庙都不多,小寺庙就更惨了。所以北方寺庙的出路,就是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解决生存的问题。所以我们少林寺要做一些旅游,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开发一些适合我们文化内涵的产品,比如旅游纪念品、佛教用品等等,来为寺庙创收,解决生存问题。

  记者:生存和发展的确是现在很多寺庙面临的问题。不过据说有的寺庙管理者也困惑于发展和清净之间的矛盾,因为传统概念中寺庙是出家人的清修之地。您感到过这种困惑吗?

  释永信:这是能够协调、可以解决的。少林寺的旅游开放区和僧人的生活区是分开的,向游客开放的是寺庙的中轴线,两边僧人的生活区不向游客开放,僧人清修的地方(禅堂)和信徒活动的地方(佛堂)也是分开的。我们有两三千平方米的禅堂,常年有六十多个禅师在里面坐香(每天坐满七炷香)清修,这在其他寺庙也是不多见的。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这点呢?禅师们热衷于坐禅清修,我们也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场所,如果我们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最基本的收入,也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条件。少林寺作为一个禅宗主题的寺庙,我们有责任振兴中国禅宗,我们现在也具备这样的条件来振兴。

  记者:也就是说在起码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经济条件充分许可,少林寺才能担得起振兴禅宗的责任?

  释永信:是这样的。下一步我计划在山上还要继续建禅堂,少林寺要是常年有几百个上千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禅师在这里打坐清修,我们就真正地兴旺了。我们希望继续供养这种人。这种人一般体质不好、没个几年的工夫是坐不住的。

■管理社会变了,管理标准不改就要落后。企业管理经验是最现成的



  记者:据说您是第一位获得MBA学位的僧人,您当初是因为什么决定去读这个工商管理学位的呢?

  释永信:对信徒背出几大经文这些出家人的基本功夫,一般(僧人)都很好做到。但光那样意义不大,我们不想让佛教越走层次越低。帮人家讨子消灾,提供烧香许愿的场所,这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应该重视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我们少林寺达摩祖师留下来的禅的传统,重在引导人的修行。我们在这种引导下过出家人的生活,没必要有这种贪念,没必要想着别人的供养。我们坚持祖宗们定下的“农禅并重”的精神,“一日不作,一日不休”,所以我们做旅游、做一些项目解决生存问题,很符合中国的国情。

  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敬业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早在唐代,中国就确立了寺庙管理的标准,但是沿用了 1200多年之后,生活方式改变了,生存环境改变了,社会结构改变了,我们的管理标准也应该随着改变,不改就要落后。我们希望能找出更好的管理模式,融入现代寺庙的管理当中。那么企业管理经验是最现成的。

  记者:您可能也知道,您被很多人称为佛门的CEO,您的经营能力被广为传播。这使得一些人开始热衷于谈论少林寺的资产,并认为这是不可估量的,您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谈论的话题吗?

  释永信:我们的资产和商业资产(的概念)不一样。我们的资产是社会的认同度、向往度。我们只能谈这个,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信徒就是我们的资产。要是企业家,他追求的就应该是经济的数字了,我们不是。要是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最失败的。

  记者:为什么是失败的呢?您曾经说过,光靠门票的收入少林寺就可以生存了,但是目前围绕着少林寺已经形成一个产业经济链,很多拉动经济的商业活动都和你们的积极参与相关啊?

  释永信:像我们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禅宗音乐大典的制作,包括以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那都是我们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总要有一个载体来弘扬我们少林的文化,而且是要效果最好的载体。

  记者:除了参与这些活动,少林寺还成立了一个实业公司,这是为了什么呢?

  释永信:少林实业公司也不是做生意,而是进行商标的管理,以制止少林品牌被滥用,品牌被滥用之后,受害最大的是我们。我们利用公司注册商标,注册之后我们不用,而是为了保护。

  记者:在传统观念中,寺院除了净化世间、普度众生之外,很重要的一个责任就是承担社会慈善事业,少林寺在这方面的功绩如何呢?

  释永信:在1994年,我曾经主持了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会,这么多年我们捐助的资金应该有两千多万了,我们没有过多地渲染这一块,甚至是回避宣传的。刚开始我们的慈善事业做得很乱,什么都做,帮人打井、买面卖米、冬天送温暖、资助希望工程等等,后来我们选择做孤儿救助,每年用一百多万的资金来做。

■自我我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是不是高僧对我来说无所谓



  记者:您22岁就做了少林寺的住持,34岁就成为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方丈,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能成为一座名寺方丈的人一般都是得道高僧,是什么使得您那么年轻做到这么高的位置?

  释永信:坐这个位置说实话得有一些奉献的精神,否则谁也不愿意坐。因为在这个时期坐在这个位置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当初我一不小心被他们推到这个位置上,到了这个位置上也不容易下得去。(笑)这很奇妙。我也说过,要是有机会,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能退我就退下来。

  记者:如果您要退下来,您觉得您的继任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释永信:这个还没考虑呢。(笑)

  记者:那在您的心中,成为高僧应该具有什么标准呢?

  释永信:这个问题我不想对媒体多说了。

  记者:那您有敬仰的高僧吗?

  释永信:我们历代的祖师都是高僧,没有他们,佛教也不可能传承下来。

  记者:我听说佛教界的人士认为,一所寺庙的高僧、方丈,应该是内修和外弘都比一般僧众出色,注重内在的学养,还要有济世的悲心,平等关爱众生,您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释永信:很多东西不能仅以一时一地的标准,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应该将它放到一个历史的背景下,拉开来看。是不是高僧对我来说也无所谓,我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没有为了高僧去奋斗去做事,所以高僧的标准我不去考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僧是要几十年以后去看的。

  记者:事实上十几年来少林寺在您的带领下,声誉之广达到了百年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因此有观点认为您是少林寺新时期的振兴者。佛家讲究因果,是什么因造就了今天的释永信呢?

  释永信:1500多年的少林寺是因,政府的政策是因,然后才有今天这个果。

  记者:那您能看到您今天种的这个因,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果吗?

  释永信:现在看不出来,我不想看(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阅历,都有自己所处的环境,不管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条件下,只要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很好。

  记者:当有人指责您太商业的时候,我看到您说过:“不是我太商业,是我太超前。”是这样吗?

  释永信:禅就是一种创新。现在国内国外都在谈创新,你要是了解一下禅,(就知道)它是一种世界观,启发一种思维、一种智慧,也就是一种创新。我希望大家都能谈点禅。

  记者:您做了少林寺这么多年的领导者,是如何服众的呢?遇到对寺院发展方向有不同的意见您如何处理呢?

  释永信:有不同意见我就放放,意见统一了我再做嘛。我们少林寺这些年应该是很幸运,有很多想做的事情,遇上这个时代,还有相应的政策,基本上都做了。

  记者:少林寺的门票是100元一张,据说您曾经提议取消门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释永信:如果取消就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来少林寺观光的机会。取消门票或适当降低门票是早晚的事情。

  记者:最后问您一个轻松的问题:您习武吗?

  释永信:你问了我很多问题感觉都不轻松是吗?(笑)我刚到少林寺的时候练了很多年,少林的各门武功我都很熟悉。

  记者:那您哪一门功夫最强呢?

  释永信:就因为我什么都不强所以就把我放到这个位置上了,不然就让我当教头去了。所以我只能做一些服务的工作。近些年没有时间,练得少了。

  释永信与少林寺大事记

  1982年,安徽颍上县17岁的青年刘应成来到少林寺,被少林寺收留,拜方丈行正法师为师,法名释永信。同年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

  1987年,22岁的释永信成为少林寺住持。

  1988年,举办第一次公开功夫表演,开始“功夫经济”之路。

  1989年,成立少林武僧团,开始国内外巡演。

  1994年,建立少林商标管理公司。

  1995年,举办建寺1500周年盛大庆祝大典。

  1996年,率先建立中国寺庙的第一家中文网站。

  1998年,“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少林素饼和禅茶之外,注册了29大类近100个商标,向企业特许授权使用少林品牌。

  1999年,34岁的释永信升任少林寺方丈,成为该寺历史上最年轻的方丈。

  2001年,登封市政府斥资3亿元将少林寺周围两个行政村、武校和商店拆出景区。

  2002年,美国探索频道为释永信拍摄纪录片《新少林方丈》,将方丈一词译作“CEO”。

  2004年,因在少林寺网站上公布少林武功秘笈和药方,引起较大争议,有人斥为作秀。

  2005年,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少林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修,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提出“少林学”概念。

  2006年,举办“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启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邀文化界名人举办禅宗论坛。释永信获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邀请出席德国世界杯闭幕式,并获美国体育学院授予的“国际荣誉哲学博士”,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个方丈。因释永信推动河南旅游有功,登封市政府奖励他一辆价值100多万的豪华旅游车。

出自: 北京青年报
原文链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16903983

释永信 少林寺方丈为什么是营销大师?(zz)

释永信入围《新营销》杂志“2006年度中国营销标志人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说这成何体统!甚至有人把矛头指向《新营销》,说它纯属炒作。我觉得这些指责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在我看来,这不是什么《新营销》炒作的问题,如果释永信没有营销大师的本事,《新营销》想炒作也没用;如果释永信确实是营销大师,《新营销》不想炒作也没用。

那么,释永信是不是营销大师呢?这当然需要读者投票决定。但是,在我看来,释永信已经是营销大师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理由当然很多,我只拣几个关键的说。首先,促成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少林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但是释永信做到了,这是大手笔;其次,能一次促成美国500个武术爱好者朝拜少林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释永信做到了,这也是大手笔,其他的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可以说,这几年,在释永信老总的带领下,少林寺旅游事业一日红火一日,知名度与经济效益“德艺双馨”,对带动登封县乃至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而在释永信之前,少林寺不过是一处破败的小庙而已。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破产“企业”经营成一个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国际知名企业”,这一切不都是释永信的功劳吗?站在这个角度看,释永信分明就是一个企业管理大师或者营销大师嘛!所以,所谓“炒作”之说当然也就不成立,给要说炒作,那也是释永信炒作在先,《新营销》追捧在后。

这几年,我不少听到这样的称赞:释永信那厮真是个营销大师!虽然话不怎么恭敬,却也是事实。如今,在许多人眼里,释永信怎么看都不象少林寺主持,更象“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CEO。你见过作为一寺之主的释永信给人们弘扬佛法吗?但是你一定看到过作为“少林CEO”的释永信在电视上给你大谈特谈他的少林寺经营之道。也许,释永信不这么认为,但是事实上他已经对佛心不在焉。所以,少林寺虽然名义上还是中国的佛教圣地,实际上早就变成了一个热闹的生意场、一个挣钱的好地方。当然,弘法不一定要自命清高远离人间烟火,但是,让嚣嚷与凡俗乱了心绪恐怕同样不应该。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少林寺已经很难有人坐下来诵经拜佛了。

少林寺是红火了,但是,它作为佛门圣地的形象正在渐行渐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少林寺和香港的迪斯尼乐园等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没有本质区别——而这恰恰是当地政府所需要的。所以,我们看到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政府,为了表彰释永信给当地旅游经济做出的贡献,奖励了他一辆100多万元的豪华越野轿车。你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驾驶着一辆狂野气十足的轿车在山野间奔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看到一些外国土著民族抗议现代文明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我总觉得不可思议。和他们相反,在咱们穷怕了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为心中的理想坚守下去了,一切信仰和理想,在金钱面前都可以变得不堪一击。

我常常想起李娜——那个唱《青藏高原》的我的老乡。当事业处于颠峰的时候,她突然遁入佛门,远离嚣嚷,那样决绝,没有一丝犹豫和不舍。我崇敬她!

原文链接: http://www.cpw.com.cn/Article/2006-11/2006112894637506473.Htm

一条短信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

今天看到这样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重庆公务员编短信针砭时弊被拘,40多人受牵连》,这让我想起了湖北大学教授涂怀章写的小说《人殃》招致牢狱之灾的事情。这两件事获罪的理由都是“诽谤罪”,一个已经判刑,一个正在起诉之中。

这位重庆公务员编写了一首打油诗:“马儿跑远,伟哥滋阴,华仔脓胞。看今日彭水,满眼瘴气,官民冲突,不可开交。城建打人,公安辱尸,竟向百姓放空炮。更哪堪,痛移民难移,徒增苦恼。官场月黑风高,抓人权财权有绝招。叹白云中学,空中楼阁,生源痛失,老师外跑。虎口宾馆,竟落虎口,留得沙沱彩虹桥。俱往矣,当痛定思痛,不要骚搞。”然后就被抓了起来。

记得我在以前的博客里写过一篇批评《大家看法》做的一期节目,关于湖南某地一个公民在论坛里说话被警察传唤的事情,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特权意识,因为那个论坛的帖子很快被删掉,造成的影响不大,不然就会以造谣诽谤将这位公民“绳之以法”。

什么叫诽谤罪呢?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其特征为: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权和名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3,主观方面是故意。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公务员是否捏造事实呢?我看他这首词里描写的就是当今中国的现状,哪个当官的敢站出来说自己一身清白?我相信有,但肯定是少数,而且绝对不会都集中在该公务员所在的地区。所以,捏造事实这一说法比较牵强。诽谤罪必须造成情节严重才能构成诽谤罪。如果人家在家里骂当官的,不叫诽谤罪,最多算发牢骚,站在大街上骂当官的,也不构成诽谤罪,只有该言论传播极广,让公众很容易知道,才构成诽谤罪。不知道这位公务员编写的手机短信到底传播有多远,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怎么定罪呢?那我只能揣测,因为短信所指的对象是当地领导,领导不管影响有多大,一句命令,先抓起来再说。因为他有这个权力。

我经常收到一些讽刺比那些地方领导官还大不知多少倍的领导的短信,也看到不少讽刺高级领导人的段子在互联网上传播,照理说这个影响可比那个讽刺地方官的影响大多了,我也没听说哪个领导人起诉这些段子制造者。相反,我到听说,某位领导人很喜欢听有关自己的段子,以此来了解民情。

连岳说过:官员觉得不可笑而别人在笑的,就属于“恶搞”。显然,这位地方领导被人用短信讽刺了之后感到不爽,不然公安机关为什么行动迅速地将这位公务员缉拿归案呢。因为他觉得不可笑,不仅觉得不可笑,而且还觉得名誉、人格受到了侮辱。这就叫特权意识。可是话说回来,您要是真的把当地搞得好一点,民众也就没那么多牢骚了。脚正不怕鞋歪,你不正的话,你就会觉得别人歪。我倒希望这场官司好好打下去,看看结果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平原游击队》里松井有句经典台词:“慌什么,一个李向阳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你丫为什么被一条短信吓成这个样子呢?

作者: 三表
链接: http://www.wangxiaofeng.net/?p=481

中医与科学(zz)

0引言


这里我不是为中医辩护,说他是科学的。同样我也不是来支持取缔中医的。本文的旨在论证中医的本质,未来及其他。

事情起因是偶然听说两位著名的人何祚庥和方舟子谈论中医。方舟子说的委婉些,他说中医不是科学的,医学应该科学化。何祚庥就直言不讳写,直指中医为“伪科学”。为先正视听,也避免读者受到一些只听过几个哲学名字的哲学骗子的名片,先从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的事情谈起吧。

1波普尔,证伪及伪科学。


何祚庥引用波普尔的证伪论,说凡是不能证伪的就是伪科学的。这里何祚庥作了偷梁换柱的变换,读者必须记住“不是科学”不等于“伪科学”。“何祚庥是存在的”这个命题就不是科学的,但这也不是伪科学。必须强调的是一直以来,形而上学与科学都纠缠在一起无法区别开。科学移植面临如此众多的问题如:物体存在么?1+1为什么等于2?有上帝么?物理定律是上帝设计的么?物体无限可分么?时间是连续的么?科学开始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却发现力不从心。于是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另辟蹊径,通过语言学的划分,把科学划出一个小的区域,不去关心科学以外的事物。因为这一学派以传统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提出的证伪论是这个学派的代表理论之一,但集大成者是卡尔纳普的“物理语言”和“可验证性理论”。这里不谈卡尔纳普的理论,只谈谈被那些从没读过波普尔的人所曲解的波普尔的证伪论。

证伪论说的是:人的科学研究过程不是原来说的那种,从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得出一个归纳的结论。比如我看到100只白天鹅,就得出“天鹅都是白的”。波普尔认为,由于自然世界是无限的,因此自然规律不可能被证实。而人的认识过程就是先给出一个假设,然后努力证明这一假设是错误的。

分析一下波普尔的理论不难发现,首先他是不可知论的支持者,因为他已自然规律不可证实为基础。其次,他是个唯心论者,同时否定归纳法的存在。最后,他的理论也否认科学进步是渐进的过程,科学的定律不过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已。今天的被证伪了明天再拍脑袋想出一个来。需要对受马克思哲学熏陶多年的读者说明“不可知论”“唯心论”只是形容词,不带有感情色彩。和马克思哲学的区别也只在于,马克思是大胡子,波普尔没留大胡子。切勿因此觉得波普尔的理论一无是处。

上面说了波普尔的证伪论,可以看到波普尔没提过什么“伪科学”,更加不可能鄙视科学以外的东西。因为按照波普尔的理论“科学”本身就不光彩。没理由也没能力去鄙视科学以外的东西,波普尔只是划了个界限,避免科学受到形而上学命题的困扰。不是说形而上学命题就错了,而是说不考虑了。现在英美的分析哲学和大陆的人文哲学分裂也与这些思想有关。

2 科学,技术与医学。


在上个世纪初,这个概念还不很清晰。语义学和“物理语言”这些理论出现后,科学基本有了广泛可以接受的定义。

这里先引用汉斯.波塞尔关于科学的描述,他认为科学的特点是系统地、按照一定的方法提出问题,科学中对问题的答案应该带有论证即说理的机构。

波塞尔的定义不能算作唯一的标准,但也基本涵盖了大多数科学的内容。另外一个和人类相关的东西称为技术。科学和技术常常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统称为科技。技术与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而是改造自然的过程。技术以实用为原则,好用的就是好的技术。现代技术常常以现代科学为基础。

对病人进行治疗应用的是医疗技术而不是医学。同样找瞎子算命也可以算应用瞎子的算命技术。中医维护者一直强调中医的疗效,借以说明中医是科学的,这在逻辑上存在错误。技术使用不代表理论就是科学的,这里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技术上正确的,只能推论出其理论基础是正确的。第1节说过科学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同样正确的不一定就是科学的。占星术或许正确,但他不是科学的。中医学也是一样,如果他无法给出“五行”,“相克”,等等众多名词确定的含义,无法按照科学的确定性语言描述问题,也无法按照科学的方式解答问题,我们就能称之为科学。在此强调的是,没有被称为科学不等于是坏事。

3 中医西医与现代化


马克思·韦伯对现代化社会的概括是理想型权威体制,也称为“铁笼”。在这样社会里,理性权威统治一切,社会高度形式化。现代批判学者也在抱怨现代社会的“福特化”“麦当劳化”。但这就是现代化的特征,不可逆转。而在这样的社会里西医较中医更容易生存下来。

a,西医有严格的医师资格认证制度。挂牌行医就要受到严格程序化的考试检验,水平不同你是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等等。而中医没有适应自己的从医资格认证,借用西医的模版只会把自己僵化。然后就有骗人的宣传,用“老中医”代替“主任级医师”。让患者无从把握,也让骗子钻了空子。

b,西医在治疗上原理清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庸医误诊很容易界定出来,命名化验单看出是阑尾炎了医生非说是拉肚子。到医疗纠纷的时候把这些化验单拿出来一清二楚了。中医却不具有这样严格的标准,被中医误诊了只能吃哑巴亏,举证上要困难的多。

c,现代教育是以知识工业为特征,学校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生产学生的工厂,“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其实刚好是现代教育的特征。西医刚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也复制出了大量的从业人员。一些有经验的中医由于没有教授资格,或者祖传医术不愿泄露等等原因无法参与到知识工业中来,当然也不便于中医传承。

d,西医的药品是标准化麦当劳化的。不管你的病证如何,患者都吃同样配方的药。这些药是在大工业机器控制下生产出来的,药品生产的工人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懂医学,只需要会开动机器就好。而中医的传统汤药无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对证下药的做法无法适应标准化生产。中药西化弄的中不中西不西,反倒败坏了中医的声誉。

e,西医整个操作以科学为基础,因此给人严谨的感觉,从药理药性研究到药物投产前的实验都必须认真负责。不安程序办的做法,很可能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而中医却很难有标准鉴别,程序当然也不容易控制。

f,西药的生产过程严格化,生产药品的工人根本不必要懂医学,只要会使用机器就行了。这和在麦当劳吃炸薯条一样,你想要炸的嫩一点的没有可能,全部都是机器控制。这样生产药品不能对证控制成分,但利于标准化。

西医是随着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整体上透着现代社会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好是坏要看个人的喜好了,但我们也不得不认清西医的强势和中医的这一必然过程。中医从业者归罪抱怨政府政策的不公正或许也有道理,但本质上的原因是出在中医与现代化的隔阂上。

4 中医的神话和对中医的诬蔑


中医中的神话有很多,这多半是由于从业者为了利益的夸的其词,也是由于中医本身的神秘,还由于人们对西医很多治疗上的不满导致的。这里简单列举几个可能并不全面。

a,中药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较小。


中国有句古话叫“是药三分毒”,真正的中医从没说过自己没有毒副作用。可能是由于被西医的毒副作用吓怕了,转而迷信药力药性不明的中医吧。

b,中医整体辩证治疗


而实际上不论中医西医都讲究整体的,你肚子疼去看病西医一样会根据病证不同让你检查其他的部位,不存在头疼医头之说。这一点上中医部具有优势。

c,中医标本兼治


实际上西医一样标本兼治,中医一样又不能兼职的时候。

d,祖创秘方,专治疑难杂症。


任何技术都需要进步和发展,祖传的东西除了神秘别人不懂以外,没看出有什么优势。按这样说西医祖传的放血疗法更有效些?SARS的时候还有人打出祖传秘方,专制非典!

e,针灸治百病


没有任何疗法能治百病的,针灸也一样。不能因为我们不懂针灸就蒙人说他治百病。

简单就说这些吧,这些神话根源复杂,但产生危害也巨大,误导病人导致病人身心受到损害。受害的病人反过来又会诋毁整个中医行业。而一般西医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时出现骗子由于整个基础是科学的,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这只是个人现象不会危害到他人。而且西医原理必须解释的清晰才可以提出来,想要骗人也很难。

对中医的诋毁借鉴何祚庥等人的言论数量同样巨大,其中大多数是说中医骗人的太多,容易误导人。其实那个行业都有江湖骗子,不论中西医都有。这个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了。另外也说明中医对现代化的适应程度不强。这里不细提了。需要提一下五行相克根本就不科学的言论。这里他说的对也不对,五行理论是形而上学,不是科学的。但科学一样有形而上学在里面,科学所有的理论都是形而上学的,和五行理论没有本质区别。从日心说到电子原子理论,现代科学从没离开过形而上学。谁能告诉我电子真实存在呢?既然我们能相信有电子,为什么不能相信有五行相克呢?

5 科学的独裁与现代中医


现代社会科学已经成为一种迷信,对科学的图腾又让它无知无畏到可以把触角伸到所有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例如有n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的《反对占星术声明》就是科学霸权一个很好的佐证。他们无法证明占星术是错误的,只好靠着自己诺贝尔奖或者教授的头衔,人多势众,私设公堂来打压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占星术。同样对中医也是这样,他们根本不懂中医,却利用自己的职位,网络影响等等试图通过学术以外的手段打压异己。而不是通过科学本身的手段,例如发表医学学术论文的方式进行辩解。在维护科学教权的同时,这些人忘掉了科学应有的精神。就像十字军在杀戮的时候忘掉了基督教的真正教义一样。

中医的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即使在受到宪法保护的中国,中医院里卖的也是精致的西药,诊断手段也在西医化。而在西医院,中医更是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科室,再加上江湖医生对中医名声损害,中医已经越来越弱势。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路线之一,也是现在的主线。但这种发展趋势的缺陷一样明显,中西医结合变成了西医吸收中医的经验,而中医放弃了自己的治疗理念和手段。最后变成了挂着中医牌子的西药店。这种结合也危害了传统中医的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只能加快中医的灭亡。

但西医不会最终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因为在西医还是科学分析式的眼光看待病人。在他们眼里病人没有心理没有情感只是一块会走路的尸体而已。他们在治疗的时候不回听从患者的建议,只会选择自己最方便的治疗方式。西医说要切除你就要切除,让你做化疗就要做化疗,他还会给病人开副作用极大的药物。在治病的时候西医同时在侵害着病人的身体和情感,而却不对此负任何责任。因为病人只是个实验对象。这是科学缺乏人文性的一面造成的,需要在其他方面寻求互不。中医可以作为这种互补常识的一类。

6 中医的未来


越来越多爱国的人觉得保护中医势在必行,特别是韩国申请文化遗产后更加觉得这样。但我个人感觉弱势的东西即使保护也未必能发展好,而且会影响整个国家公共卫生水平。同时对取缔中医的言论我更加不屑一顾。其实让中医自生自灭才应该是对其最好的保护,中医和西医间平等竞争,互相借鉴,是瑰宝的东西会留下,糟粕的会淘汰,这样才是健康的道路。也是最有利于中医发展的路线。中医在中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是中医的优势。但中医缺乏发展和创新也是事实。我们需要的是扁鹊华佗一类创造性的中医人才,也需要能发展五行理论的人。

网上有人觉得中医理论什么都不是,药方是宝贝!这刚好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中医理论在科学的角度看确实什么都不是,那是因为科学和他不是一个象限的东西,横加指责是错误的。而中药是中医理论的衍生物,不发展理论,药力的发展早晚会穷尽的。

作者: dogcat
链接: http://bbs.hit.edu.cn/bbscon.php?board=Wisdom&id=10642
除注明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总统博客 [http://jiangzhanyong.com]
本文链接: http://jiangzhanyong.com/2006/11/chinese-tradition-medicine-and-science-zz-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