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4

过度阐释

要不是有吴黄口水战,“过度阐释”这个词还真不容易让人知道。今天看新闻,有人号召大家放弃传统中国人眼中“龙”的形象,弄一个更好的形象来代表中国人。发起这场行动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这位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今天,政府应该在宣传中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用句公关术语叫做PR(到底这个缩写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老听搞公关的人说,我总理解成Punk Rock)。我们现在不能停留在总用什么同一首歌或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去树立政府形象,那样只能是变得更坏。但是,这位吴教授的想法也有点离谱。

所以我说这就是过度阐释,关于“龙”,它就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过度阐释的结果,它最终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当初就是一个卡通形象,跟加菲猫和米老鼠没啥区别,后来人们习惯它了,神话它了,它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你说不用龙,用什么动物呢?有个学者研究好多年,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最早的图腾是猪,不是龙,我看按他的研究方式,什么动物都能在史料上找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依据。在常见的十二生肖里面,哪个动物会很完美地代表中华民族呢,都不能,但是你要过度阐释一下,你觉得都挺合适的,包括老鼠和蛇,就看你从那个觉度来看。你比方说老鼠,据说核辐射完了之后,生存能力最强的就是老鼠,它经过核辐射后变异的样子跟只羊那么大,这恰恰说明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性格。这种牵强附会的阐释,怎么说都有道理,那不就是矫情么。

然后我又联想到即将开始的奥运会,一个吉祥物、会徽,非要给它赋予特别多的内涵,一撇代表了这个,一捺代表了那个,一点有点表了什么什么,不就一个破图案么,哪那么多讲究,好看,看着舒服、和谐就够了。你以为老外都跟你一样,没事琢磨这个呢。你说那几个吉祥物,你设计一个难看也就罢了,弄出那么多,一个赛一个难看。丑媳妇领回家看长了都顺眼,这吉祥物怎么到现在还看不顺眼,就是瞬间给过度阐释的结果。

现在就剩下一首奥运会主题歌没出来了,我估计这首歌被赋予的内涵将会达到空前绝后,因为它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还有旋律。我甚至想到,当奥组委公布这首歌的时候,会这样讲:它的第一句歌词中的第一个词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二个词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二个词与第三个词之间的白勺“的”展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旋律的第一小节营造了一种中华民族好客的性格,第二至第三小节渲染了一种节日欢快的气氛,弦乐在第四小节出现昭示着中华民族渴望奥林匹克精神。我估计现在肯定有一批音乐家拿着放大镜在曲谱之间寻找内涵呢。相信揭晓的时候,关于主题歌的文字解释可以当一篇乐评发表。

有时候,你把什么东西看得太重,就会形成“内涵癖”,而忽视了它外延的存在,举重而不能若轻。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挖掘的那么深刻?尤其是这类人造的吉祥物会徽什么的,就是个应景的东西,现在谁还惦记历届奥运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啊。所以,它跟“龙”不一样,龙的形象是经过几千年的涂抹,才变成这个样子,而且被中国人认同,不信你说中华民族是“猪的传人”“熊的传人”“猫的传人”,人们肯定不能接受。但是如果这种说法从古至今就这么说,谁也不会反对。当它被一次次涂抹,就意味着人们在为它一次次投票。

中国人到底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示人,你到自然界找一个,没一个能被大家认同的。就这样急急忙忙推出一个什么形象,中国人自己都不承认,你怎么能让外国人接受呢?

作者:三表
链接:http://www.wangxiaofeng.net/?p=650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