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1

教育的“侏儒化”原因探悉

11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

于是,我们又发问,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教育的反思再一次提到全社会的面前,更是提到教育界的面前,破解中国教育的这个困局,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加大投入就能解决问题的。我觉得有这样几点是应该引起注意和反思的:

第一,我们教育的评价。我想这里包括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评价两个方面。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我们的考评办法和制度是不鼓励特长的,用经济学的术语讲,那就是不讲究分工的,你需要什么都得学,但是不鼓励你深入钻研。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外语这个“一刀切”的问题,事实就是如此。许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但是所得到的收获却是微小的,成不了翻译人才,而且,也耽误了他在其所擅长的方面的发展。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学习外语,而我们却缺少翻译家?因为我们的外语教育考评这样要求了,大部分都是作为敲门砖。过关之后,再也不愿意去触碰它。

老祖宗都知道因材施教,都知道术业有专攻。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却不这样看了,其实,这不是什么进步,而是抛弃了一些基础的东西,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经济学上的生产专业化,就是要生产你擅长的东西,相比条件下,你生产这个东西比别人要效率高,效益好,形成社会分工的细化。也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应该说也是遵循这个道理的。你让学生什么都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兴趣也是有差别的,那样肯定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让钱钟书先生搞数学行不行?数学不考够60分,清华不录取他或者不让他毕业,他为达标,放弃其他,学习数学,他数学考60分,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6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他的数学方面依然是很平庸的。外语也一样,也是这个道理。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一些不够合理的东西。

教育者的考评问题也是如此,发文章、出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很功利的东西,当然我们不反对功利,教育本身也包含着功利的东西。不过这个主、次还是要分分的,你评价一个教授,看他文章发的多还是看他课讲的好啊?如果看文章发表,那还不如说他作家呢!教育主要是“树人”,树出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的第一需要,绝不是发多少文章,出多少成果。这些东西有无,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如今,我们的教育却捧着这样的一个理念,奉为圭臬。

第二,师资力量的矮化。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调查显示,17所大陆高校共调查教师987人,其中有604人在最高学历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这个比例占所有教师的62%。只有300名教师就职的学校与他曾经就读的学校并不一致,这一比例只占30%。 具体来说,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80%的教师毕业于本院,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71%的教师毕业于本院;64%的北大经济学院教师和53%的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毕业于本院。 谁都知道近亲结婚的后果,可是教育上的这种近亲繁殖现象的后果会怎样呢?我们不必去说。

我们的师资来源本身就是比较封闭的,可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出高校进高校,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和阅历,缺乏实践锻炼,也就是说缺乏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融合。很多知识恐怕也没有经过检验,只能是照本宣科,这样的话,我们谈论创新,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句空话。再加上上面的那种“近亲繁殖”,“教育基因”想改良、改善也不大可能。我们还指望什么能出大师呢?

第三,教育的过度功利。大学,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这话谁还相信呢?大学的校门豪华奢侈不去说了,学校真的把教师放在很高的位置了吗?大学建设往往演化为一种政绩。虽然教育产业化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可是社会的普遍的观点还是认为教育产业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浮躁与过度功利,真的是不能让一张课桌安静的放下了!

我们要办出一流的教育,培育一流的人才和大师,成就一流的国家,我们的教育需要全方位的反思。我们应该看到教育的侏儒矮化,弄清原因,看看究竟是先天的“基因问题”,还是后天的“营养不良”!

2006年11月30日

作者: 石心
链接: http://yjrg.net/HTAMzAAEoLU/con?B=277&F=M.1164929618.A

没有评论: